2025年龙游十大民生实事项目
1.“游·优学”教育设施提升工程:对泽随小学、阳光小学、小南海中心幼儿园3座学校的运动场地进行提升改造;对标省一级幼儿园标准、按照15个教学班规模完成詹家中心幼儿园迁建项目建设和装修,建筑面积约7688平方米,切实提升城西片区幼儿教学硬件水平;为樾园小学、西门小学、实验小学、柳园小学、端礼小学、塔石小学等6座小学采购午休躺睡垫5500套,提高学生在校午睡质量。
2.“游·健康”重点人群关爱工程:依托省级知名专家在龙设立工作站,分4年对我县2万名45-55周岁女性开展更年期综合症免费筛查(包含科学测评+激素水平监测三项),在2024年的基础上2025年继续计划筛查妇女5000人次;在全县范围内计划开展巡回义诊70余场,进企业、下乡镇开展科普宣讲和健康讲座;为农村4个急救站点各配备一辆救护车,配齐随车医疗设备,加强人员培训,切实提高我县院前急救能力。
3.“游·畅行”四好农村路及隐患整治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6公里,大中修60公里,危桥改造1座;对溪大线进行安全隐患整治;改造提升虎十线道路9.35公里,提升道路使用宽度和路域环境、完善安全设施,对重要隐患点进行改造等;新增文成一期、文成二期、文成三期、龙城时代等5个以上城东新区公共自行车站点,增设衢龙路站点2个、年年红站点1个,采购公共自行车200辆,更换淘汰一批破损、性能下降、需技术更新的地桩、电子锁等,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4.“游·惠农”农业灌溉更新工程:在龙洲、东华、湖镇等10个乡镇(街道)、村新建灌排渠道20公里;在溪口 、横山等乡镇(街道)扶持移民村新建渠道、堰坝、水闸、机耕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对杨梅垄山塘、坞里山塘、湖塘殿村青塘3座山塘进行坝体修筑,输水设施改造,溢洪道改造等工程。
5.“游·颐养”养老服务提质工程:择优选择2家左右养老机构,将全县特困人员进行集中供养,全面完成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县域一体化。其他乡镇养老院继续由社会力量运营管理,为当地社会老人就近提供养老服务,部分环境条件优良的,可以进一步改造提升,发展成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中高端养老机构;
推行新建和改造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提升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2025年新建或改造完成10家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配备休息室、配(就)餐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医疗保健康复室、老年人学校等功能,满足不同经济条件、不同身体状况和不同文化的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需要。
6.“游·便民”城东“一站式”政务中心工程:完成城东政务服务中心装修并投入使用,地上建筑面积约2.54万平方米,其中一层、二层为企业群众办事窗口,提供政务审批、企业服务,进驻商事登记、税务、投资项目、公安、不动产、人社医保、公积金等政务服务板块及人才、科创、知产、金融、法治、就业创业等增值服务板块;三层为应急指挥中心,四层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同时配套亲清会客厅、政务阅览区、医务室、交通体验区、儿童托管区、培训教室等服务功能。为全县企业、群众打造集咨询办事、应急指挥、休闲体验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政务便民服务中心。
7.“游·爱心”暑期免费看护工程:为进一步缓解全县职工家庭暑期“看护难”问题,帮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假,在全年举办暑期“爱心托班”20班次以上,为不少于1000名小学生和3-6岁学龄前儿童提供看护服务。
8.“游·生活”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在城东龙游瀫智慧产业园建成标准运动场(面积11752平方米)、标准游泳馆(面积9786平方米)、体育馆(主副馆面积7362平方米)“一场两馆”,并完成装修,力争年底前投入使用;在城南建成县全民健身中心,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运动馆2万平方米、配套商业服务1.5万平方米),拟建设羽毛球馆、游泳馆、篮球馆、健身馆、平衡车馆、乒乓球馆等运动场馆及商业配套;全年在全县15个乡镇(街道)开展送戏下乡演出共310场。
9.“游·宜居”城乡设施改造工程:选取10台运行时间久、故障率高的老旧电梯进行整体更新;分三年完成世纪花园四区、世纪花园五区、朝阳小区等6个北片区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其中,2025年完成朝阳小区更新改造等,涉及改造栋数39栋,户数1264户,主要实施路面改造26361平方米、环境整治113074平方米、管线改造8244米、停车位建设365个、充电桩47个及配套基础设施改造等;计划新开工建设2公里中压天然气管道,自龙游城区将燃气管网联通至小南海镇翠光岩、汀塘圩等村,惠及居民700余户。
10.“游·就业”就业培训帮扶工程: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多维度开发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800人以上;畅通残疾人求职和企业招聘残疾人信息发布渠道,开展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和就业困难残疾人帮扶专项行动,落实异地帮扶残疾人就业政策,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全年新增残疾人就业120人以上;继续加大技能人才培育力度,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工程,规模化培育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分别达2800人、1300人以上;聚焦现代“新农人”培育,深化打造龙游特色的农民培训“一招鲜”促富品牌,全年完成各类新农人培训5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