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对龙游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89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4- 09- 19 15: 54 浏览次数:

周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城市人行道上车引发道路破损的相关建议》(第89号)已收悉。人行道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民生活紧密相关,对于人行道上停车载人导致人行道板松动,让本应给市民通行的道路,逐渐出现碎裂、沉陷的现象,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高度重视,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对人行道违停开展日常整治工作,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依法执法力度,提高宣传教育的有效性。维持高压管控态势,着力违停多发区域。我局将城区分为8个片区进行网格化管理,太平路、人民路、招商路路口、幸福东路、龙翔东路及各类市场、商超周边等重点区域错时加大路面巡查力度,在中午、晚上饭点及夜间等时段利用执法车提高巡查频次,对违停车辆严格执法查处。同时利用周一学习契机,定期组织执法培训,规范执法行为,交流执法难点,提高治理成效。今年以来,我局共人工贴单5004辆,监控抓拍9030辆,拖车597辆。

(二)适时开展专项整治,增强群众文明意识。一方面,在日常巡查基础上,对违停多发区域不定期实施专项整治,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强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及违停处罚力度,引导车主提高重视,规范停车行为,自觉维护交通秩序。目前已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70余人次,张贴违停温馨提示600余次,立案查处消防通道违停67起;另一方面,联合创文办建立每月通报制度,对公职人员违章停车的情况通过“龙游通”予以曝光,由党员干部带头做好文明停车,目前已曝光511起。

二、存在问题

(一)车位供不应求。目前,我县私家车数量已高达90164辆且年同比增长3.9%,而全县城区公共停车泊位数量仅8489余个且年同比增长不足1%,这导致停车难、乱停车等现象普遍发生。

(二)部门协调不畅。路面修建与施划停车位的部门多且分散,在人行道路面修建时期未做好前期沟通导致道路基建承重力差容易破损。

(三)违章停车管控难。执法力量不足、手段单一,导致面对大量的违章停车行为,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夜间时段,执法力量难以覆盖。目前,对于违章停车的处罚主要依赖于罚款和拖车等手段。这些手段虽然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违章停车问题。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提高部门协同配合度,减少路面维修费用。①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能力。按照“部门联动”的原则,由施划部门联合市政部门开展主次干道人行道停车位施划工作。②对车辆驶上人行道导致的破损路面、道路积水、松动地砖进行排查和摸底,根据破损情况有计划地组织整修,建立巡查制度,及时排除各种隐患。对道路定期开展巡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组织维修,减少维修费用。③加强对人行道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验收城区老旧道路铺装改造更新工程项目中,严格要求企业施工质量,高标准、高质量对工程进行验收,压实企业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发现不合格的施工质量问题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待整改完成后方通过验收。

(二)充分考虑实际因素,科学施划人行道停车泊位。在人流量、车流量、举报多发的地方根据人行道路面基建,优化基础设施设置,合理增设停车泊位,合理划分车道与人行道,界限清晰明确,避免停车位“大杂烩”式停放。

(三)提高路面承压力。一方面,联合市政部门在停车高需求区路面采用抗压的材料浇筑,减少行车带来的路面破损,对于不适合行车的人行道取消停车位并设置相应的路障,避免车辆行驶。另一方面,加强人行道路面防护和维修,使用高质量的材料,如优质沥青,以增强路面的耐磨性和抗压能力。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施工工艺的规范执行,提高施工质量,适当增加路面厚度,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减轻路面破损的发生,并定期对市政道路进行检查和养护,及时修复已经损坏的路面。

(四)“处罚教育”双管齐下,强化文明停车意识。一方面,在日常巡查中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引导沿街商户认真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自治共治、共同参与规范人行道停车秩序,进一步加强市民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环保意识,提倡绿色出行、文明出行,减少行车对人行道的破坏。另一方面,持续加大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辆停放秩序的处罚力度,通过口头警告教育、贴单、拖车等多种形式,加强管理,严格执法,限制超载、大型的车辆行驶、停放于人行道,减轻车辆对路面的冲击和破坏。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支持和参与,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城市管理工作。


信息来源: 县综合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