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改革办《竞跑者》点赞!在龙游养老,幸福指数有多高
12月13日,浙江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刊发《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来看看这些地方的做法(一)》,介绍全省各地持续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其中,龙游县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的做法获得关注和点赞。
龙游县通过助餐帮扶、互助养老等模式,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破解山区老年人口收入低、比重大、分布散等问题。目前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今年以来助餐、助洁服务人次数超88万人次。
01
做实老年助餐,守护“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一是打造“可兜底”的助餐服务体系。重点关注孤寡、独居、空巢等7类老年人,合理制定食堂菜品补助和自付标准,分类分档提供基本套餐和自费加餐,解决“吃饭难”问题。目前全县就餐人数日均3670余人,其中重点关注的助餐补助对象2800人,助餐总人次达到84万人次。 二是织密“可覆盖”的助餐服务网格。建立“1个中心食堂+X个助餐点”模式,由区域养老机构集中供餐,各村(社区)统一取餐,送至固定助餐点,实现稳定供餐。在偏远山区选择村办老年食堂为主或邻里互助等模式,目前全县共建成老年食堂67家、助餐点174个,通过延伸配送覆盖241个村社。吸收乡镇网格员、残疾人之家管理人员、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加入邻里互助入户送餐队伍,目前全县建有送餐服务团队33支,为1500余位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三是建立“可持续”的助餐运营机制。迭代政府补助机制,从“就餐人数10人一档的分档补助”改为“按人次补助”,并开展星级评定,给予5千到2万的年运行补助。按照“政府补一点、村社贴一点、个人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原则拓宽公益渠道,鼓励公益慈善组织、爱心人士以慈善捐助等方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探索开放共享机制鼓励老年食堂利用资源,试点对外营业,增强“造血”功能。
02 支持“以地养老”,破解山区老年“难照料”问题 一是保障“离家不离村”。对孤寡、贫困以及留守老年人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的,将宅基地用于村级“老年公寓”建设,老年人终身享有免费使用权,并给予相应补偿。 二是确保“安居又安心”。为居住在“老年公寓”的老年人统一提供日常饮食、生活照料,以及配套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在“老年公寓”设置来料加工点,让老人可以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目前共设置5个来料加工点,140多位老年人参与,每人月均可增收500余元。 三是实现“搬迁且助老”。探索产权式“养老公寓”模式,老年人可通过农民集聚转化,实现“进城居住”需求。 03 创新银发互助模式,构建以老助老“服务圈” 一是构筑“银发联盟”。招募低龄健康老人为志愿者,与高龄、独居、特困等老人结对互助,按照“就亲、就近、就熟”原则安排微网格,发动“银发”力量参与养老志愿服务。目前吸纳200余名“60”老人成为志愿者,构筑起1000多人的银发互助联盟。 二是明确服务内容。制定“一日一暖心问候、一周一上门看望、一月一为老服务、一季一联盟活动”的服务标准,为老年人分类提供生活、精神和居家照料服务。今年以来,互助联盟已服务老人620人次,入户探访关爱3500余人次。 三是推动智慧护老。构筑“安居守护”体系,在独居老人家中安装智能监控、SOS报警器,并配备智能手环,依托数智乡村指挥中心打造的智慧养老云平台,实现老年人的动态健康监测和紧急情况的快速响应。今年以来,累计完成130户困难独居老人的住房提升工程,通过“云平台”预警,实施医疗响应2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