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度龙游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的报告
2022年以来,龙游县深入贯彻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和中央一号、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在“两个先行”大场景下,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深化农业“双强”行动,扎实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全力建设第一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单位、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大三农”工作成效明显,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37元,增幅6.6%;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9585元,增幅14.9%。全年争创省级以上荣誉、试点50余项,圆满承办全省“千万工程”现场会,全面展示了龙游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成果和未来乡村的美好生活图景,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等与会领导高度肯定。
(一)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坚持政治站位。先后召开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专题学习《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浙江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等政策法规,切实提高县委县政府涉农工作的决策能力和业务水平。二是坚持统筹协调。2022年1月,成立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常务副组长,明确39个成员单位具体职责。由县委农办负责牵头抓总、顶层设计。三是坚持宣传推动。深化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重大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2022年开展各类宣讲400余场,入选全省首批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富有试点县。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如,6月份圆满承办全省“共同富裕·青年说”宣讲挑战赛总决赛,龙游本土选手斩获特等奖。
(二)毫不动摇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一是突出机制先行。推动责任落实,健全完善“‘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工作机制。全年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三农”工作7次,县委农村工作会议1次,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5次,对“三农”工作精准把脉。二是突出头雁引领。县主要领导牵头制定《龙游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2年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等乡村振兴规划、年度实施方案和“三农”综合性文件,亲自推动申办全省“千万工程”现场会,亲自“点题”打造一批未来乡村。严格落实县领导基层联系点制度。三是突出目标导向。锚定市对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全市保二争一”的目标,将乡村振兴实绩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聚合39个县级成员单位之力,全年开展各类专项行动30多项,形成推进乡村振兴强大声势。
(三)毫不动摇抓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保供及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一是扎实做好粮食保供。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0.37万亩,粮食总产量2.46亿斤。创新“水稻+大豆+油菜”三熟制模式,相关做法得到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文光批示肯定,圆满承办全省“稻-豆-油”生态高效生产模式示范现场会。荣获浙江省“粮食五优联动示范县”。二是扎实做好“两非”整治。严格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推行“智慧粮脑”“耕地智保”等应用场景,存量耕地“非农化”问题381个、总面积887.12亩,已全部落实整改核销;按要求完成3.9781万亩“非粮化”问题整治,其中清理腾退1.4584万亩。三是扎实做好重要农产品保给。2022年油菜播种面积10.59万亩;建设保障型蔬菜基地3200亩;生猪累计出栏48.98万头,存栏30.40万头,能繁母猪保有量2.8万头,2家企业被列入2022年度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名单;家禽累计出栏1872.49万羽,存栏545.53万羽;水产品总产量2.3万吨,4家企业入选浙江省渔业共富主体。
(四)毫不动摇深化农业“双强”行动。一是推进机械强农。成功创建全省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全市唯一。2022年省级农业“双强”项目资金争取总额位居全省第一,目前项目总体进度达90%以上。红专粮油模式入选全省“双强行动”十佳案例。二是推进科技强农。加强基层农业科技队伍建设,现有省市县联动派遣科技特派员35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入选部级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县、浙江省化肥减量增效“三新”试点县,并承办全省化肥定额制改革推进现场会。着力打造低碳农场(水稻)应用场景,入选市级第一批农业碳账户试点县。三是推进产业提质。在全市率先开展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探索,构建月销售额2000余万元的产业联盟。坚持特色引领,探索形成“飞鸡模式”“龙和模式”“花菇模式”等富民模式,竹产业创新做法获评浙江省林业推进共同富裕十大典型案例。龙游县入选浙江省第一批林业推进共同富裕试点,并承办全省林业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现场会。
(五)毫不动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一是推进乡村风貌提升。以“龙游瀫”为核心,以衢江和灵山江“两江走廊”为纽带,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建设,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0个、特色精品村27个,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261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覆盖率达100%。跻身全省新一轮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二是率先启动未来乡村建设。围绕打造未来乡村建设样板县目标定位,在全省率先出台建设方案,目前已有溪口、浦山、沐尘、石角4个试点通过省级验收,溪口未来乡村入选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圆满承办全省未来乡村暨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培训班。三是深化数字乡村建设。率先落地“浙里未来乡村在线”,创新“智慧商圈”、共享菜园、农产品甄选等特色场景。迭代升级“智慧粮脑”应用,“龙游通”“数字水库”等7个应用入选浙江数字化改革实践创新案例库。借助中国TOP直播电商产业园龙游基地发展直播新业态,网络销售总额超2亿元。入选浙江省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县。
(六)毫不动摇实施农民共富行动。一是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坚持小县大城,注重见物见人,以超常规举措推进农民集聚转化,2022年共集聚5257人,龙游县域农民集聚转化助推共同富裕成功列入省第二批共富试点。加快兑现项目带富能力,如,“六春湖·龙之梦”乐园项目入围山区26县“造月工程”;湖镇两山新能源共富综合体项目惠及23个行政村;“美丽牧场—士元养殖小区”项目带动20个村集体稳定增收。全县行政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自2020年以来,三年分别实现10万元、20万元、30万元以上全覆盖的“三级跳”。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扶贫帮促系统和线下新型帮共体建设,实现红、黄、绿低收入农户三色预警,建立健全返贫预警机制。实施先富带后富“三同步”行动,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派驻工作组覆盖率100%,村级社会发展达标率100%,低收入农户“一户一策”干部帮扶覆盖率100%。三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集成推动公共服务进村入户,在全市率先实行城乡公交“两元一票制”,全县基本医疗保险户籍人口参保率99.65%,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100%,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100%,建成示范性居家养老中心15家、乡镇敬老院9家。
(七)毫不动摇完善“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一是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化阳光治理,健全“一肩挑”后村社运行机制。在全市率先探索试点乡镇版四平台智治中心,并作为通用模板在全市乡镇推广使用。探索“信用+社会治理”网格层面实践,入选省发改“信用+”典型应用案例。二是突出优秀示范点带动效应。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建成率达90%,县级及以上清廉村居示范点和示范乡镇66个,省级善治(示范)村已认定100个、申报中59个,省级民主法治村已认定47个、申报中10个。三是守牢除险保安底线。加强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组建273支村(社区)应急突击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农房安全隐患整治率100%,保持农村社会平安稳定。
(八)毫不动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是进一步激活“钱”的要素。全年整合交通、文化、农林水、科技、山海协作援建等各项财政资金投入6.14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资金占比达9.17%。农业保险密度达到768元/人,农业保险深度达到3.17%,水稻保险覆盖率达到75.47%以上,生猪保险覆盖率达到125.27%以上。二是进一步激活“地”的要素。全力推进溪口镇山地公园等15个乡村项目建设用地报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占比15.2%。三是进一步激活“人”的要素。深入推进“两进两回”,今年培养高素质农民及实用人才3240人次,培育农创客300人,招引新乡贤回归374人。成功举办“8090青年创造季”,推出青年人才新政,启动“龙凤引·游子归”十万青年汇龙游行动,推动青年英才赋能乡村人才振兴。
下一步,龙游县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继续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机制,始终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一核两极、两江走廊”,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区域明珠,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九大行动”(即稳产保供强基、农业“双强”攻坚、和美乡村提升、强村富民帮促、数字乡村赋能、人才振兴支持、城乡融合发展、四治融合集成、除险保安巩固),扎实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龙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