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龙游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33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5- 07- 29 20: 38 浏览次数:

石佛乡政协联络组:

您在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三门源村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已转我局办理,非常感谢您对三门源村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三门源村历史悠久,格局完整,古建筑、古桥、古井、古树、古水渠、古堰等历史遗存丰富,承载着珍贵的文化记忆与地域特色,是龙游乃至浙西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瑰宝。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机遇期,特别是在佛乡水库建设、龙游北站开通等重大区域发展契机下,加强三门源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带动区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中指出的问题切中要害,提出的建议方向明确、路径清晰,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和行动指南。

一、多方筹措资金,强化保护修缮与风貌管控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农业农村局充分把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以及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政策红利,积极申报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专项资金、省市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和美乡村建设资金等。2022-2024年,我县累计为三门源村争取资金超过1800万元,这些资金将优先保障核心文物建筑、急需修缮的历史建筑及传统风貌建筑的抢救性保护与修缮工程。在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的同时,我们鼓励三门源村探索设立村集体保护基金、引入社会资本、鼓励乡贤捐助、发展“以用促保”模式(如通过合理的经营权转让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修缮利用)等多种渠道,破解保护资金匮乏难题。

针对《建议》中指出的新建民房风貌不协调、滨水界面凌乱等问题,我们在《龙游县石佛乡三门源村浙江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重点村规划(2024-2035)》中科学划定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明确建筑高度、体量、色彩、材质等管控要求。对严重影响整体风貌的违章搭建进行依法依规整治。项目实施时,我们将重点整治碧溪等滨水区域的环境卫生和景观界面,提升入村第一印象和整体村落环境品质。

二、抢抓发展机遇,融入区域发展格局

我们充分认识到佛乡水库建成对龙北区域生态、文旅格局的重塑作用。积极对接水库建设规划,研究三门源村如何借势发展。考虑将三门源村纳入水库生态涵养区、滨水休闲游线或“水美乡村”建设体系,挖掘水文化,提升村落滨水景观价值,打造水库周边的特色文化休闲节点。通过深入研究龙游北站开通带来的客流潜力,优化连接三门源村与北站的交通组织(约6公里),提升公共交通便捷度。考虑将三门源村定位为北站游客集散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加强宣传推介,设计联动线路,吸引高铁客流前来体验古村文化。

同时,我们密切关注龙北区域整体发展规划(如公园城市建设、文旅发展布局),积极争取将三门源村的保护利用项目纳入龙北发展重点项目库,共享区域发展红利。

三、深挖文化特色,培育壮大文旅产业

针对周边古村落同质化问题,我们组织专家团队对三门源村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民俗风情、自然环境进行深度挖掘、系统梳理和精准提炼。聚焦其独特性(如古建筑群特色、水系格局、宗族文化、传统技艺等),明确核心主题定位和文化IP,形成区别于志棠、泽随等周边村落的鲜明特色。

在后期古村运营中,我们将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高品质、有特色的精品民宿、主题餐厅、文化体验馆、文创商店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提升接待能力和游客满意度。大力发展以古村文化旅游为核心牵引的乡村产业。开发古建探访、非遗体验、乡村研学、生态康养等特色旅游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结合旅游开展采摘、农事体验等活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鼓励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具有三门源特色的文创产品。通过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创业机会,吸引本地青年返乡、外部人才流入,缓解人口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文化变现、城乡要素流动的有效机制。与周边景区、古村落合作,设计区域联动旅游线路,共同打造龙北古村旅游品牌,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

下一步,我们将以三门源村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细化发展布局,做好统筹协调,积极争取资金,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三门源村实际、实现“保护强化利用、利用促进发展”双赢目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让这座珍贵的古村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三门源村历史文化(传统)保护利用和乡村振兴工作提出的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心我们的工作。

特此答复。

龙游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12日

信息来源: 龙游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