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龙游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47号提案答复的函
徐xx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龙游县“一镇一业一招鲜”共富示范单元》的建议已转至我局办理。非常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和视察龙游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山区特色发展之路,紧扣“一镇一业”战略部署,聚焦链条延伸、品牌建设、人才培养、发展模式等各领域,全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聚焦链条延伸,提升产业附加值。持续放大黄茶、柑橘、中草药等特色产业集群效应,建设黄茶深加工生产线、柑橘深加工产业项目、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等农产品加工项目,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近两年,先后实施农产品加工项目18个,总投资近1.4亿元,如茗皇公司建成省内首条黄茶速溶粉生产线,创新推出茶面膜、茶多酚含片等衍生产品,使每斤鲜叶价值提升8倍;龙昌农业公司投资6000千万建设禽蛋深加工项目,开发茶香鸡、药膳鸡汤等预制产品,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带动麻鸡终端售价提升80%。
(二)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影响力。一是加强品牌保护。建立农业品种权保护机制,加快“龙游黄茶”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落地,对玳玳花、中药材等本土品种开展DNA指纹图谱鉴定,防止种质资源流失。对新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产业集群商标和证明(集体)商标的企业或单位给予政策奖补。二是扩大品牌宣传。组织本地20余家农业主体,先后参与浙江省农业博览会、浙江(兰州)绿茶博览会、浙江绿茶推介西安行活动等对外展会活动,其中善蒸坊龙游发糕、龙游乌猪肉、翠冠梨、花菇四项产品获得2024年浙江农博会金奖。组织外贸笋厂、茗皇天然等涉外企业申报2025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优质主体,助力本土品牌“走出去”。
(三)注重人才培养,加强要素保障。立足鸡、鱼、茶等十大特色农特产业,绘制产业人才需求图谱,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布局人才招引网络,归集人才数据超9.3万条,跨地区达成就业意向1600余人。建立“新农人”需求库,推动“新农人”与专家、人才结对,靶向解决溪流鱼苗种繁育等难题120余个。除此之外,根据不同企业培训需求,量身定制培训方案,进行一对一精准培训,构建 “广覆盖、精适配、深赋能”立体化培训体系。2025年已开展定制化培训5场,培训人数77人次,如针对浙江瑞柏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了多次一对一拍摄剪辑培训,针对再生方中医药文化企业的多场景通过理论授课、直播实操演练、中医植物视频拍摄等多种教学模式,手把手带学员直播入门,为后续场景落地与业务拓展夯实人才基础等。
(四)创新发展模式,拓宽共富路径。探索“‘链主’+多元主体”共富模式,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链主”与农创客、青年大学生以及村集体、农户实现“合伙”共赢。如龙游县溪鱼繁养共富创业基地创新采用“国资+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由当地政府和国资提供资金,公司提供技术、设备和运营,农户提供场地和管理,共享清水鱼提质带来的收益。浙江龙游茗皇黄茶有限公司与罗家乡席家等8个村共建茶光互补和厂房光伏,创新性地在茶园上方架设光伏板,实现“上层发电、下层种茶”的立体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也为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二、下一步计划
(一)激活农业品牌价值。立足黄茶、莲子、清水鱼等龙游县特色农产品资源,在“龙游黄茶”区域公用品牌、“志棠白莲”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等基础上,加快“希唐蜜桔”、“溪口黄泥笋”等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制定全雄马口鱼繁育等团体标准,推进“地理标志+”产业链延伸,持续深化品牌建设。举办黄茶节、荷花节、丰收节等农业特色节庆活动,以“节”为媒,以“旅”促农,进一步吸引外部优质品牌,推广本地特色产品。
(二)加快冷链物流发展。积极谋划龙游县新型经营主体冷链物流设施水平提升项目实施方案,加快推进鲜活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乡镇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升菜篮子产品产地交易、冷藏保鲜、商品化处理、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等功能,打造农产品上行产地综合服务平台。
(三)深化政策制定落实。依托《关于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组织实施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农业、绿色农业、服务农业,推动农业产业高效生产、转型升级。以“大政策统筹、小产业突破” 的思路,形成系统化政策支持矩阵,以政府资金为依托,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比例,为我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感谢您对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农业产业工作!
特此答复。
龙游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