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龙游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5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5- 07- 29 16: 14 浏览次数:

石佛乡政协联络组、毛xx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助推产业兴旺发展,夯实乡村振兴根基》的建议已转至我局办理。收到您的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会同相关单位展开专题探讨,深入分析您提出的资金投入散、长远规划缺、游客粘性低、积极效益差、创新潜力不足等问题根源,积极谋划对策举措,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 聚焦“精准高效”,强化资金整合与保障机制。一是政策规划引导。出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龙游县促进特色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等政策文件,推动乡村人、地、钱等关键要素系统性整合,实现政策资源从碎片化向系统性转变。二是资金多元投入。成功争取300万元的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农业主体发展设施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同时牢牢把握省区域协调财政专项激励政策的重大利好,建立“政府+优势企业+村集体+农户”多元投入机制,2025年实施农业产业项目22个,总投资5.29亿元,配套省区域协调财政专项激励资金0.61亿元。

(二)聚焦“谋定后动”,完善产业规划与项目支撑。一是优化产业体系布局。创新构建“3+6+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畜禽、笋竹、清水鱼3大支柱产业,龙游黄茶、麻鸡、莲子、中草药、柑橘、花菇6大特色产业,风味小吃、溪口竹制品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的梯度发展格局。二是夯实重大项目支撑。扎实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与落地,截至目前已建成生猪、清水鱼、溪流鱼、花菇、蔬菜等省级数字农业工厂8家、成功创建花菇、蔬菜、溪流鱼等市级未来农园3家及横山镇省级现代产业园1家,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 聚焦“流量密码”,提升乡村旅游体验与粘性。一是打造立体化培训体系。根据不同企业培训需求,进行一对一精准培训,构建 “广覆盖、精适配、深赋能”的培训机制。2025年已开展定制化培训5场,培训人数77人次,如针对浙江瑞柏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了多次一对一拍摄剪辑深度培训;为再生方中医药文化企业设计“理论授课+直播实操+视频拍摄”多维课程,助力其打造多场景营销能力,有效破解节庆流量“昙花一现”难题。二是培育常态化引流载体。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常态化直播运营,将瞬时“流量”转化为持久“留量”。同时深化农文旅融合,如打造团石湾悦动活力单元,整合沿江观光、水上运动、生态农业园(映晨红)、花菇共富产业园等资源,形成特色乡村旅游线路,增强持续吸引力。

(四)聚焦“富民强村”,健全联农带农与利益共享机制。一是项目带动增收。2024年谋划实施区域协调资金抱团强村项目6个,分配资金3520万元,预计带动48个造血功能较差村增收240万元。统筹2024年度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团石未来乡村共富物业综合体项目),该项目总投资900万元,15个村跨乡镇飞地抱团入股综合体,每年各村集体可享受投资额6%的收益分红(约4万元)。二是资源盘活增收。聚焦村庄闲置资产资源,积极探索盘活新路径,推动各类乡村发展资源的整合提质增效。以“小县大城 共同富裕”农民集聚转化工程为基础,通过村集体“先集中收储、后统一流转”、“公司+村集体+农户”、“中心镇引领+专业管理”等方式,全面开展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

(五)聚焦“引人育人”发挥引领性人才示范作用。一是绘制人才需求图谱。立足鸡、鱼、茶等十大特色农特产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布局人才招引网络,归集人才数据超9.3万条,跨地区达成就业意向1600余人。至2024年共挖掘45岁以下、大专学历以上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创业者或优秀就业者1228人。二是构建系统培育体系。自2021年以来共有上级转移支付资金500余万元,县级配套资金460万元用于开展各类农民培训,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组织参加全省“农创客”能力提升培训班,并实地考察农业基地,进一步提升农业人才创业创新能力与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二、下一步计划

(一)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关键要素保障。一是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在县级层面强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项目、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对域内农业产业项目实行竞争性分配,确保资金向效益好、带动强的项目倾斜。二是创新多元投入模式。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支持,同时大力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乡村产业。二是聚焦政策落实。推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龙游县促进特色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等政策文件的宣传和落实,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规划、强化政策扶持、强化项目规范,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项目引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一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24年衢州市未来农业园区龙游县溪流性鱼类繁养共富产业园项目建设,配合企业做好各项工作,争取在期限内保质保量完成建设进度,发挥其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共富带动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同步谋划2025年未来农园项目,计划申报龙和数字渔业产业园富氢清水鱼生态渔仓项目。二是优化产业布局。聚焦畜禽、笋竹、清水鱼3大支柱产业,龙游黄茶、麻鸡、莲子、中草药、柑橘、花菇6大特色产业,按照“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布局,强化区域协同。

(三)完善共富机制,提升造血功能。一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性家庭农场,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倾斜。支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2025年拟新申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二是推广创新型共富模式。探索“‘链主’+多元主体”共富模式,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链主”与农创客、青年大学生以及村集体、农户实现“合伙”共赢。大力推广如,龙游县溪鱼繁养共富创业基地的“国资+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即由当地政府和国资提供资金,公司提供技术、设备和运营,农户提供场地和管理,共享清水鱼提质带来的收益)、浙江龙游茗皇黄茶有限公司的茶光互补立体发展模式等新型共富模式的成功经验,探索更多资源盘活与收益共享新路径。

(四)厚植人才沃土,强化智力支持。一是扩充人才蓄水池。积极培育农创客,深入挖掘45周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创业者或优秀就业者300人,并组织参加全省农创客大培训、创业创新大赛等各项活动,提升农创客创业创新能力。二是聚焦技术创新突破。以我县已有的生猪、清水鱼、溪流鱼、花菇、蔬菜等8家省级数字农业工厂和3家市级未来农园为依托,同步构建“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科技协同创新联合体,开展生物育种等关键核心“卡脖子”领域技术研究,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能。

感谢您对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农业产业工作!

特此答复。

龙游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30日

信息来源: 龙游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