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对龙游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58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5- 07- 24 09: 43 浏览次数:

民盟龙游县总支部:

您在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我县培育预制菜产业的若干思考》已转至龙游县市场监管局办理。非常感谢您对食品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龙游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品产业发展,将绿色食品列为重点培育的五大产业链之一,从政策、金融、人才、服务等方面大力扶持,产业发展势头蒸蒸日上,行业面貌焕发勃勃生机。2024年,我县新增食品生产企业13家, 2025年截至目前,又新增4家,县域内在册食品生产企业已达115家,居全市首位。其中规上食品生产企业8家,总产值达到22.22亿元,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然而,龙游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食品从业者并未因此选择懈怠躺平,而是紧扣预制菜行业大发展背景,开辟新赛道、抢抓新商机,在食用笋、花菇、畜禽肉、淡水鱼等多个领域投资预制菜生产,力争在食品行业再占新高地、再创新辉煌。

一、预制菜发展模式探索

龙游生态环境优越,是省级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54.38%,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89%。水资源丰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高于全省标准,江河地表水各项指标满足三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达到国家一类地表水标准。龙游是传统农业大县,农作物品种极为丰富。先后入选全国首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浙江省整建制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县、首批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全省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全省畜牧业重点县、全省种植业重点县、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中国竹子之乡等。如果说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是我县预制菜产业发展的稳固基石,那么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龙游商帮精神,则是它的强劲引擎。外贸笋厂等一批行业翘楚,边摸索边前进,勇蹚预制菜发展龙游模式。

一是以外贸带动内销,使墙内开花不止墙外香。龙游南部山区有竹林40.77万亩,毛竹立竹量6000多万株。依托丰富的食用笋资源,以龙游外贸笋厂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我县竹笋精加工企业生产的水煮笋罐头系列产品自上世纪90年代即行销日本,占领了该产品出口日本20%以上全国份额。毫不起眼的竹笋竟然也能做成这么大的产业,从多年向日本的出口中,龙游的食品从业者逐渐认识到,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绿色、便捷、精细是食材的必由之路,小蔬菜也有大文章。正是对此的准确把握,龙游竹笋加工产业抓住了发展契机,持续扩大选材范围,将蕨菜、莲藕、胡萝卜、贡菜等数十种蔬菜按同类工艺制成预制罐头,有机食材精细加工。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产品远销海外的同时,国内市场不断拓展。尤其是近年开发出的手剥笋、油焖笋等多款调味即食食品深受国内广大消费者欢迎,已然成为爆款。基础设施、产品结构、营销方式的不断转型升级,让以水煮笋为代表的龙游预制蔬菜行业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又有新突破,在推进产业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二是从种植迈向加工,将老母鸡变身金凤凰。我县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造就出一批优秀的食用农产品种养殖企业。香满亭花菇基地占地340亩,已建成花菇数字化大棚72个、循环大棚42个、羊肚菌大棚31个,年产花菇600多吨。龙游飞鸡以“公司+农户”方式布局养殖基地约1200个,每年出笼飞鸡15万只,鸡蛋100余吨。龙和渔业年产淡水鱼300万尾约4000吨,杭州90%以上的“西湖醋鱼”原料选自该公司养殖的草鱼。这些成就的取得,让他们面临选择:是依赖既有路径,专注把种养殖做好,还是走出舒适圈,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几位企业家不约而同选择了后者,毅然决定把自己种植、养殖出来的初级产品朝精细化深加工发展。目前,背靠优质的食材基地,香满亭和龙游飞鸡都已开发出数款深加工产品投放市场,龙和渔业也有了初步的投产方向。深加工不仅丰富了产品单元,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也反向带动了种养殖环节,让源头产品的销售渠道更加多元。而优质的、绿色有机的、已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的种养殖产品品牌,则有力保障了深加工产品的品质和市场,形成了种养殖和深加工互相带动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三是把厨房搬进工厂,让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龙游素有“厨师之乡”美誉,寓外名厨不下百位。凭借多年在全国各地知名酒店宾馆摸爬滚打积攒的手艺、眼观、见识、经验,前有厨跃、草根,后有元集、森蓝,许多大厨认准预制菜大有可为,从而选择回乡创业,在预制菜行业大展拳脚。大厨们把原来在酒店后厨施展的烹饪技艺搬进工厂,让精雕细琢的名菜实现量产。龙游还是“美食之乡”,发糕、葱花馒头、北乡汤圆、米糊、三头一掌等地方特色小吃数不胜数。两家经营地方美食的佼佼者杨爱珍、王阿盖近年也先后投身食品生产,把本店的名点小吃做成了预制菜产品。厨师+工厂的模式,一方面把很多食材的前端处理搬离了酒店,让餐馆饭店逐步“去厨师化”,另一方面也让广大城乡居民不再只能在酒店才能吃上烹饪技术要求高,工艺复杂、程序繁琐的菜肴,而是能方便快捷地在自己的厨房简单加工制成,实现高端菜品的“入家庭化”。

二、下一步计划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问题直面短板。正如提案中提到的,目前,在我县预制菜产业发展中,还存在很多亟待突破的瓶颈。对此,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助推行业再上台阶。

1.培育龙头企业。围绕培大育强目标,深入分析预制菜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形成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和引导县内食品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产业提效,从而增资扩产,向专精特新发展。通过对车间改造、设备更新、研发创新等方面的资金补助和兼并重组、产业孵化、质量品牌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之江手剥笋、龙和聪明鱼、杨爱珍、王阿盖等在各自细分领域攀上行业翘楚企业的号召力影响力,加大“龙游风味”品牌建设和推广力度,内抓质量外树口碑,带动全县行业发展。

2.推动产业赋能。今年,省市场监管局将创新“平台+产业”双向赋能行动作为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头号工程”,其中龙游县“笋竹产业”被纳入25个产业集群试点之一,为衢州全市唯一一个试点项目。希望以此次行动为契机,聚焦“笋”产业“强链补链”,构建“种植+加工+流通”全链条体系,深化“直播+商品市场”模式创新,通过强化数字赋能、品牌增值和场景创新,推动笋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有力推动我县笋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助力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龙游辨识度的平台赋能产业标志性成果。

3.促进上下游融合。加快发展龙游溪鱼、冬笋、花菇、麻鸡等5亿元以下“土特产”全产业链,重点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延链工程,迭代升级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持续推动产业提质项目实施。聚焦“多元化绿色食品供给”,推出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深加工领域全面拓展、县域资源充分整合等组合拳,推动龙游麻鸡产品深加工、渔老大溪流鱼预制菜加工等项目。

4.强化招商引资。强化外出招商,以“链主型”企业培育为目标,靶向发力,精准对接,重点招引一批符合我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导向、产业带动强和科技含量高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强化以商招商,通过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展示龙游良好的营商环境,赢得企业口碑,发挥以商招商效应。动态掌握企业技改扩产投资信息,深入了解企业上下游产业、合作伙伴的发展趋势和投资信息,及时跟进招商。

5.强化助企服务。依据部门职能,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强化对食品行业的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及时做好向上对接,指导企业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深入挖掘行业潜力,并通过日常管理、数字化改革、行业培训等工作,督促企业做好改造提升,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食品行业转型升级。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指导企业应用好地理标识,产品商标等,加大产品宣传力度,以及龙头企业的培育发展等工作,打造地方特色食品品牌。推动县域内职业学校增设食品专业课程,推进预制菜“产学研”基地建设,联合相关部门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保障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感谢您对食品产业发展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这一工作!

特此答复。


龙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6月27日


信息来源: 龙游县市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