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未来!今晚再赴“博物馆之夜”
5月18日晚,龙游县博物馆在暮色中化身全县的“文化中心”,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5・18博物馆之夜”正式启幕。县领导李芝伟、钟爱红、沃海涛、周巧萍与数千名市民游客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约。
自2022年首届“博物馆之夜”点亮夏夜,这项活动已陪伴龙游走过四个春秋。从静态展陈到动态共创,博物馆始终以纽带之姿连接历史与未来。去年,龙游县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22万余人次,其中未成年人2.1万余人次,提供免费讲解490余场次,成为兼具温度与辨识度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晚上7点夜幕初垂,非遗硬头狮子的腾挪跳跃,为启动仪式拉开序幕。三款重磅文创产品正式发布,以明代高足金杯为原型的国潮冰箱贴、复刻西汉龟钮铜“鲁伯”“鲁尊”套印的文创折扇、融合非遗元素的“空气馒头”捏捏乐,让文物以可触可感的方式融入生活。“衢州当地向导”志愿者代表上台接过证书,这支队伍将以乡音乡情传递龙游文脉。随着领导嘉宾按下启动按钮,博物馆之夜正式开启。
随后,数千名市民走进博物馆,开启了充满奇幻色彩的文化之旅。在“浮沉印记”皮纸书签定制区,大家触摸纤维脉络,感受传统工艺的细腻;“剪映千年”窗花体验中,传承人指导大家剪裁龙游特色元素,装入相框裱成艺术品;活字印刷互动区,参与者亲手拼版印刷,见证文明传承的脉络。投壶、套圈、射箭、糖画等传统游戏区欢笑声不断,限定文创奖品让古老玩法焕发新活力。
“带孩子来不只是凑热闹,也希望历史成为孩子们可触摸的童年记忆。”市民陈凌赟带着2个儿子穿梭于各体验区,手中的集章卡已盖满印记。一旁的市民楼晓童则希望儿子在博物馆中种下探索精神。小朋友王知齐举着通关文牒兴奋地说:“有这么多小伙伴一起玩,太有意思了!”来自温州大学的研二学生胡嘉玲作为新晋志愿者,这次也提前感受了家乡博物馆的氛围,“看到不同年龄层的人都沉浸其中,感觉志愿者的压力不小。希望尽快能为家乡博物馆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当古老的姑蔑文明遇见“快速变化的社会”,龙游博物馆正以开放之姿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明纽带。这场持续2小时的文化狂欢,吸引2000余名市民现场参与,折射出龙游对“博物馆未来”的具象化探索。县文广旅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叶慧文表示:“以后博物馆将以创新为引擎,联合社区、学校、企业共同打造‘博物馆+’生态圈,让不同群体在文化浸润中找到归属感,让文物从馆藏珍品变为可触摸的生活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