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龙游青年把“绿水青山”讲成活剧本
“村口的凤凰雕塑不仅是畲族图腾,更是浦山发展的缩影。”4月25日,在龙游县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百团大战”乡镇赛道决赛现场,詹家镇00后宣讲员林臻以“青春视角”,讲述了浦山村生态与乡愁共鸣的故事。
谈起撰写这篇宣讲稿时的初心,林臻坦言,是浦山村“不砍一棵树”的坚守给了他极大的触动。如今的浦山村,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村庄成为了百姓们的“七彩童话世界”,研学、民宿、畲族文化体验等业态蓬勃兴起,游客从“打卡”转向“刷卡”,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看着乡亲们从守着空地发愁到捧着‘生态饭碗’笑谈,我更加坚信,绿水青山就是最动人的乡愁。”林臻激动地说。
来自沐尘畲族乡的宣讲员吕倩阅则用“文化密码”解锁畲乡蝶变。“每栋老宅的修复都藏着畲族文化的密码。”为写好宣讲稿,吕倩阅扎根沐尘老街修缮现场,记录下古民居修缮的细节与村民生活的变化,她通过查阅县志、访谈乡贤,将村庄拆墙透绿、改造生态公厕、依托畲族文化、红色资源打造研学路线等案例融入稿件,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龙游实践。“过去我们靠山吃山,如今‘吃’的是文化传承的饭。”吕倩阅的话里透着自豪,“生态保护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让老房子会‘呼吸’、让老手艺能‘新生’。”
为吃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讲好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对话”,罗家乡宣讲员陈昕不仅研读安吉余村、塞罕坝等典型案例,还走访荷村村茶农,记录下黄茶从种植到深加工的产业链。“总书记说‘靠山吃山’,我们‘吃’的是绿色发展的智慧。”在宣讲稿件打磨阶段,陈昕反复修改案例细节,他认为,宣讲不仅是讲述成果,更是传递理论实践的内在逻辑。
活动现场,15个乡镇(街道)的30余位青年宣讲员,用“青言青语”描绘了龙游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的生态蝶变与共富图景,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县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年一代正以创新视角和实干担当,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生根开花。未来,龙游将继续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书写更多“点绿成金”的共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