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农村把柴米油盐过成了童话

发布时间: 2024- 05- 29 11: 19 浏览次数:

一场关于后农业文明语境下的传统手工艺实验艺术邀请展,意外“炸”出20多位艺术家与传统手工艺人。他们以传统手工艺为媒介,诞生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现代艺术品,取名为《80000棵纸苗》《孵梦》《和鸣》……难怪有网友看了后写下评论:龙游的农村好美,把柴米油盐过成了童话。

近日,垄·上——后农业文明语境下的传统手工艺实验艺术展,在溪口镇未来乡村瓷米文创展出,展览统筹杜晓霞化身“解说员”,为众人介绍了每件艺术品背后的故事。

展厅中央,一台悬挂在空中的“缝纫机”十分吸睛。作品名为《“生机”》,艺术家将二手旧衣物缝制成“缝纫机”,主要围绕“缝纫机与女性”“缝纫机与衣物”“母亲与孩子”三对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

“这个作品其实还有几个亮点。”杜晓霞介绍,该作品以哺育幼鸟为意象,展现了母亲与孩子的生命对话。名为“生机”具有两层含义,一层指母亲的辛勤养育,第二层就是缝纫机作为一种“冰冷工具”,在母亲的手下则变成了富有生命的机器,在机针不断地跳动下,如同心脏一般供养了整个家庭的日常生活。

在展区中间的亚克力展示柜上,摆放着数十个“蛋壳”,作品名为《孵梦》,艺术家利用金缮、蛋雕两种技术,暗示这些独特的“蛋宝宝们”即将拥有非凡的、美丽的未来。

“这个编织袋也有玄机,你们凑近看看。”杜晓霞解释,编织袋具有高度的象征性和普遍的日常性,代表了流动人群矛盾、复杂的生命体验。作品通过纸艺术的编织手法,将火车票通过剪裁编织解构,组合成火车站常见的编织手提袋。旨在暗示着人们迁徙的漂泊生活和思乡之情。

据了解,垄·上——后农业文明语境下的传统手工艺实验艺术展于4月27日开展,为期2个月,共展出22位传统手工艺人和艺术家的24件作品。此次展览由浙江师范大学王雷教授担任策展人,邀请了龙游本地及外地的传统手工艺人和国内当代艺术家,采用农具、纸张、鸡蛋、丝线、鱼钩、扫帚、麦秆等材料进行创作,是一次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有趣实践。

信息来源: 龙游县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