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生态环境局龙游分局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4- 03- 29 16: 48 浏览次数:

2023年我局根据法治龙游建设总体要求,认真落实生态环境领域相关工作,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开展普法宣传。现将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3年主要举措和成效

1.蓝天保卫战。一是完善治气体制机制。印发实施《龙游县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及周边管控“一点一策”提升方案》、《关于加强露天焚烧高空瞭望智慧监管工作的通知》等7份治气文件,明确生态环境、住建、综合执法、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和属地乡镇治气职责分工、责任清单以及具体工作任务要求,融入五城共建框架体系狠抓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治理。建立“日巡查、周晾晒、月通报”的空气质量分析通报机制,持续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二是深化重点企业废气治理。完成26家使用低效治理设施企业升级改造,11家企业实施原辅材料源头替代。推进热电、水泥、烧结砖、电镀等重点行业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整治提升,投入环保改造资金超过1亿元。三是开展各类污染治理。严抓施工工地扬尘管控,确保全县43个在建项目严格落实“七个百分之百”要求。联合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测,持续老旧柴油货车和老旧柴油叉车提前淘汰。深化餐饮油烟综合整治,联合综合执法、市监等部门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检查89次。四是开展污染天气消除行动。积极开展空气质量预报试点县建设,建立空气质量预测预报预警体系,严格落实中、轻度污染天气应对方案。梳理形成75家政企协商重点企业清单,全面落实亚运会期间环境空气质量保障相关工作。

2.碧水保卫战。一是加强蓝藻水华防控。制定印发衢江流域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蓝藻防控与处置预案,申请追加蓝藻防控专项资金90万元做好物资采购,成功完成省厅蓝藻防控应急演练。二是加强流域水生态修复。启动塔石溪、模环溪、罗家溪、社阳溪4条县级河道水生态健康评价并编写调查报告。完成5Km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任务,并在衢江流域持续投放鱼苗3500万尾。三是加强饮用水保护。构建“人防+机防”监管体系,完成2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电子围栏建设。完成3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的编制报市政府审批,联合属地乡镇对2020年省级饮用水水源地暗访专项行动交办的问题12个开展“回头看”。四是加强水污染治理。指导浙江龙游经济开发区完成省级标杆园区创建申报和创建方案编制,强化园区周边水系水质监测。通过三级排查的方式全面推进龙游县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完成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和城镇污水厂的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初稿编制,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

3.净土保卫战。一是推进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排查。完成成因排查并形成耕地土壤污染“源解析”报告和断源控源方案。二是强化(疑似)污染地块管控修复。起草《捷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宝塔路地块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项目前期工作实施方案》由府办印发实施,完成捷马化工重污染区域固体废物填埋排查,风险评估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并报市局备案,风险管控技术方案通过专家评审。三是加大重点单位监管力度。督促17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持续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定义务,确保9家地下水重点监管单位全部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并联网。完成龙游经济开发区化工集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详细调查、龙游青龙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并提出对策建议。四是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与资规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督促规划用途变更为敏感用地、重点监管单位地块回收、八大重点行业退役用地三类重点地块落实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2023年共17个地块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4.清废保卫战。一是成功创建省级三星无废城市,并被授予“清源杯”,牵头报送的2个无废细胞入选省级百优。主动对接15个部门持续4轮更新56项无废指标,创新“红黄绿”三色工作法,推进指标达标提升。积极推进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位排查整治,联合属地和相关部门对去年省无废办暗访发现的问题进行回头看,完成62个省无废办交办问题整改销号。积极推进无废细胞建设,累计建成无废机关、学校、工厂、医院、工地、乡村20个,完成市级无废细胞申报任务。二是推进固废规范化管理工作。基于“无废亚运”要求对我县4家危废经营单位和17家危废年产生100吨以上重点产废单位开展危废污染风险隐患排查,制定并落实“一厂一策”环境风险管控方案。提升险废物数字化闭环管理和现场端监控管理能力,按省市要求完成12家企业设备安装。加强危废经营单位管理,对4家危废经营单位开展分级评价工作,并督促危险废物企业规范化管理自评和评估检查。

6.全力打造减污降碳试点。今年完成一个低碳乡(罗家乡),9个低碳村申报(大街乡大街村、东华街道下杨村村、龙洲街道后田铺村、罗家乡席家村、罗家乡荷村、沐尘畲族乡马戍口村、石佛乡三和村、石佛乡大力村、塔石镇泽随村),编制县级减污降碳试点创建方案并申报,第一批低碳村3个完成验收。目前止全县创建低碳乡镇2个,县级减污降碳试点1个,开发区减污降碳试点1个,低碳村16个。

7.电镀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印发县级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层面多次召集相关部门推进会工作议程。邀请专家召开多轮技术要求解读培训,组织企业赴宁波市北仑表面处理中心考察学习。严格把关12家企业“一厂一策”整治提升方案,逐企开展方案评审和修改。锚定提早一个月完成整治验收的目标,每周调度企业整改情况,跟进每个企业的整改情况,对连续两周无进展企业开展现场检查和督促。11家电镀企业累计投入8500万元开展工艺装备、治理设施等绿色转型升级工作,10月底通过市县两级经信、应急、生态环境三部门联合现场评估,整体进度全市靠前。

8.行政处罚。以生态环境执法机构规范化示范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龙游县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质量和水平。结合“绿剑2023”行动,开展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零点行动”等专项执法,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81起,其中下达处罚决定书案件64起,处罚金额超680万元,其中涉及查封扣押案件7起,行政拘留案件10起,涉刑案件1起。并办理轻微违法行为免于处罚12起、有奖举报4起,五类配套办法案件18件,全年未发生一般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9.环保督察。今年已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销号1个,省委专项督察反馈问题销号4个,长江经济带“举一反三”问题销号3个,今日聚焦曝光问题销号2个。截至2023年12月,历年来中央、省督察交办信访件及反馈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销号,2023年长江经济带警示牌暗访曝光问题2个完成整改。2023年2月全县组织开展信访件“回头看”,8月组织开展反馈问题“回头看”,12月组织开展了全县生态环境领域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期间发现并整改了一批环境安全隐患问题,对重点难点问题下发问题交办单3份,限时完成整改2个,剩余一个持续推进。

10.信访投诉。专班化运行生态环境问题发现∙督查在线系统,强化问题、典型案例报送,“龙游县以“减肥减药”为抓手,带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入选市级示范榜。结合亚运会保障工作着重关注环境方面信访舆情,畅通各类环境信访投诉渠道,切实提高举报处理时效性,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发生,全年共收到信访件113件,与2022年(146件)同期相比下降23%,国家信访局网上信访2件,均已办结。本年无重大走访、群访等恶性访事件发生,无信访集访件。

11.环保宣传。探索“地瓜理念”环保宣传版,组建4支8090理论宣讲小队队,深入乡镇、社区、企业、学校开展环保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宣讲,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宣讲50余次,受众群体超1600人次,把绿色环保的“藤蔓”向企业、乡镇、村社延伸。联合教育局举办“无废城市杯”美术作品太赛,激发师生群体对投身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和信心。举办“清风护山水 绿色迎亚运”文艺演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在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等关键节点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手册和倡议书3000余份。加强与各级媒体合作,在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和“无废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进行集中宣传攻坚,同时减污降碳、乡村共富等题材多篇信息被省市媒体录用。

12、队伍建设。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进一步学习宪法、法律、党章、党内法规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利用“宪法宣传周”、“周一夜学”等契机,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行政法领域重要法律法规及环保领域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宪法意识和法律权威概念,进一步提高环保执法人员业务水平。每年全局在编公务员、参公、事业人均参加年度学法用法考试,参加率和通过率均为100%。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充分发挥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协调、督办,深化党史主题教育;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打造法治化干部队伍,开展法制专题学习,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努力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法治教育培训,多途径提升干部实战能力。进一步学习宪法、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党章党规党纪,深入学习宣传行政法领域重要法律法规及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积极参加行政诉讼案件庭审旁听活动,通过普法专题会议、法治宣教活动、学法用法培训考试等,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宪法意识和法律权威概念,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组织开展执法大练兵大比武,持续通过外派精干执法人员参加生态环境部抽调专项执法行动、省厅交叉执法行动及优秀案卷评比,不断提升执法人员执法水平。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以持续改善县域环境质量为目标,扎实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法治政府建设。

1. 全力迎接中央或省环保督察。

一是及早谋划。认真总结前两轮中央环保督察、省委环保专项督察迎接应对经验教训,提早谋划迎接2024年省委环保督察工作方案,建立领导协调机制,组建协调小组和工作专班。二是浓厚氛围。将迎接督察工作列入年初干部大会和县两会部署中心、重点工作内容,形成开门抓早、全年常抓的备战氛围。将环保督察交办反弹情形严重问题,重点列入问责机制,形成鲜明的倒逼氛围。三是自查自纠。针对可能出现问题的行业领域、区域点位、重点企业,提早开展自查整改、短板提升和“回头看”工作,努力避免同类问题严重复发。

2. 深入打好“四大保卫战”。

一是重中之重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深化环境空气质量专项提升攻坚行动,压实行业主管部门、属地、企业责任,以VOCs排放企业总量核定工作为牵引,强化涉VOCs排放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举报投诉多发企业的监管指导,持续跟踪监督水泥、烧结砖企业超低改造。持续开展PM2.5和臭氧的协同管控,强化城区及周边重点区域的治气管控,加大建筑工地扬尘、露天焚烧秸秆、移动源治理力度。开展臭氧和PM2.5来源解析,加强大气污染分析评估。计划新增一座空气监测站点,加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建设,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急响应。探索实施对龙二高省控点和塔石、横山等乡镇站点的移位工作。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继续推进乡镇交接断面水质提升,谋划塔石溪、模环溪等小流域水生态提升项目;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季度巡查。巩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成果,开展省级污水零直排区标杆园区创建,定期开展“回头看”。做好全县所有排污口和“晴天排水”的城镇雨洪口国规范化整治。有序推进洪畈水库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实施。三是打好净土、清废保卫战。加快实施耕地土壤污染源头溯源控源,督促落实阻断污染物扩散途径、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等措施。全面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动态排查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推进捷马化工有限公司原宝塔路地块的风险评估和管控。加强巨化公司黄铁矿原牛角湾矿区堆放区修复监督。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固体废物产生源头减量化,加强固体废物分类收集规范化,提升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水平,完善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体系,力争“无废城市”三星升四星。

3. 深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一是扎实开展重点行业整治提升行动。认真落实省市重点行业污染整治工作部署要求,深入开展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复合布加工、再生资源回收、废橡胶利用、废塑料加工、木质家具、建材石料、烧结砖、玻璃制造、化工、电镀等11个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升行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二是持续深化减污降碳。开展交易企业年度配额核定与清缴,纳入与非纳入交易企业及规上企业碳排放核定,推进碳排放标杆项目、开发区减污降碳试点、县级减污降碳试点、低零碳乡镇(村)创建。

4. 努力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是强化湿地和森林保护。开展省级重要湿地生态检测,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启动编制龙游县湿地保护规划,开展全域湿地调查,严格重要湿地占用管理,确保湿地总量不变,湿地保护率不降低;全面禁止涉林垦造耕地,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毁林、毁湿和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各类违法犯罪。二是谋划建设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全面启动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的本底数据。继续谋划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积极争创特色亮点,为全县生态文明工作培育加分项。持续对接省厅、环保部,力争龙游瀫船厂沙洲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资金申报获批,争取2024年前期转实施。三是规范野生动植物执法监管。做好野生动植物行政审批,开展陆生野生动物许可事项“双随机”抽查和野生动植物专项执法行动。

5. 全力以赴打响“五水共治”品牌。

一是强化零直排区建设。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完善巡查和维护管理机制,推进污水处理工艺创新,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和效率。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覆盖率。二是强化重点问题督查。制定问题督查工作制度和流程,明确责任主体和督查范围。加强问题督查的统筹协调,确保各级各部门的配合和合作。加强问题督查力量建设。加大对问题督查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三是强化治水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治水队伍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明确责任和权责。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队伍成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治水队伍的技术支持和装备保障。加强治水队伍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界的合作与交流。四是营造治水氛围营造。结合“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通过开展多样化、多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治水参与度、支持度、满意度,使治水、爱水、护水成为全社会共识和自觉行动。

6、多措并举擦亮环保铁军新名片。

一是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学习培养体系,依托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生态环保大讲堂、调研报告撰写、法制学习、执法大练兵等载体探索完善干部学习培养体系,重点加强年轻干部培养,抓能力补短板,夯实专业基本功底。二是提升宣传教育水平。推进高水平环保宣传队伍建设,创新机制凝聚内部合力,着力培育核心信息员。强化普法教育,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与各类媒体合作,扩大宣传影响力。三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干部量化考核,优化平时考核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精神。四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严格实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推进清廉机关创建,深入开展“双月督查”,实行正反两面的动态通报制度,强化监督制约,扎实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作者:
信息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龙游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