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教育局关于对龙游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99号代表议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4- 12- 20 16: 00 浏览次数:

邱建军代表:

您在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尽快出台并落实相关政策,促进县中振兴的建议》已转至龙游县教育局办理。非常感谢您对龙游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龙游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龙游高中教育发展,2022年以来更是将“县中崛起”列为“教育提升”专项攻坚的重点内容,并在县党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部署,促使我县高中教育投入不断加大,要素保障不断加强,开启了龙游教育“县中崛起”的新征程。

一、构建长效工作机制

(一)招生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构建规范有序和监督有力的招生机制,全面落实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和属地招生政策,严禁跨区域违规招生,坚决杜绝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防止县中生源过度流失,维护良好教育生态。县教育局强化顶层设计,细化环节管理,压实初中、高中学校责任,宣传、解读、告知等工作有布置有落实有反馈。精准核实基础数据,对体育成绩、身份加分、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等数据进行多重核对,确保数据准确性。坚持“在哪里中考在哪里录取”的属地招生政策,经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点对点转发等形式的广泛宣传,家长层面知晓率高,初中学校政策理解、解读到位,各高中学校招生行为规范,生源外流尤其是优质生源外流现象得到遏制。

(二)分类办学改革有序开展。积极推动县中分类办学改革,推进县中多样化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使其成为各具特色的优质高中,逐步形成县中教育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一是打造“精品”龙中,构建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体系,打响科技教育创新基地品牌;二是做强“综合”二高,打造溪湖书院培基促优新平台,发挥“一体两翼,多元发展”融合优势;三是发展“美育”横中,做出大美育特色;四是凝练“品质”华莘,以民办品质来激发公办高中办学活力。强化教研组、备课组对教师培养的主体功能,以学科建设带动教师发展,对标对表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做强精准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三)管理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加大教师引进和招录工作力度。增加结构性缺员风险的预判能力,合理设置学科教师引进和招录计划。加大“师训”力度,持续致力于内部“挖潜”,提升“师训”机构能力,课程设置发生变化时,随时可选择部分教师经培训后转换学科补缺。培养一专多能教师,打通部分学科壁垒,如物理+通用、信息+通用、政治+历史、语文+政治等,解决结构性缺员问题。完善内部考核管理,坚持以教师绩效考评为抓手,通过强化制度导向、评价体系、结果实效三方面,落实绩效考评的导向、评价和激励机制。对跨学科教师、一专多能教师,在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实现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局面,真正落实“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助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二、打造一流教师团队

实施“县中崛起”校长、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有序开展各学科骨干教师提升培训,提高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一是开通人才引进“直通车”。修订教育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奖励办法,面向全国重点引进有较高知名度、业界公认的优秀教育人才,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行“一事一议”,为教育改革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二是根据各校特色聚力队伍建设打造一流教师团队。龙游中学根据高考制度改革和学校师资情况,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建设有影响力的优势学科,以学科建设带动教师发展;以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为抓手,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引导教师将个体发展需求与学校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不断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和高原期。有计划地培养重点中学的名师队伍,逐年提高骨干教师的占有比例。给骨干教师压担子,组建骨干工作室团队,明确目标任务、工作内容、评价标准,促使骨干教师变压力为动力,快速成长。加强年轻教师培养,强化教研组、备课组对青年教师培养的主体功能,创设良好的成长竞争环境,激励青年教师勇于担当,主动发展,加快成长。龙游二高、横山中学进一步做好以“胜任老师—骨干教师—名优教师”为线的教师培训培养。通过青蓝工程加强3年内新教师培养,同时以“骨干教师(教学)认定及管理”为依托,开启中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程的“新航路”。从(教学)骨干教师认定标准、认定及管理、年度考核细则的制定和实施,规范校级骨干教师的认定及管理流程,并为今后选拔县级以上骨干、名优教师提供基础性依据。在教师业务培训方面,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学校的“三有三会”课堂教学改革和“尚善德育”,采用订单式培训。

三是实施人才培养“三明工程”,完善教育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名特优教师培养机制。与浙江省教育生态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教师人才培养计划,对教育新秀、骨干、中坚、领军四类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实施以明珠校长、明珠教师、明珠班主任为培养核心的“三明工程”,助力完善龙游教育人才梯队建设。

三、加大经费扶持力度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提升工程,安排“县中崛起”专项经费,用于创建县中创新团队、引入金牌学科竞赛教练、实施硕研学历提升工程、初高中衔接一体化培养创新人才、提优补弱、省级现代化学校创建、新课程改革,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建立普高教共体、奖励创新业绩突出的团队和教师等,并进行绩效考核。2024年5月,在去年试行的基础上,对高考奖金分配方案再次进行了优化完善,以更好地促进高中教师积极性。完善并逐年提高县中生均公用经费和生均拨款标准。龙游县人民政府设立开放办学专项资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用于教学质量考核、师生交流、优秀人才引进等。根据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教育系统引才育才的若干意见(试行)》(龙人才办〔2023〕5号)的相关要求,我县积极落实相关人才奖补政策,对在岗在职并获得省特级教师、省教坛新秀、市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及相应层次人才荣誉,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每个省特级教师、市名校长、市名教师、市名班主任工作室,每年给予3万元的教科研经费补助等。2024年3月,我县已开启荣誉班主任年限20年、30年奖金首批申报认定工作,经个人自主申报、所在学校初审、教育局复核、公示等相关程序,认定满30年、满20年的首批荣誉班主任奖励已于3月底全部发放到位。近三年,龙游中学、龙游二高、横山中学合计投入资金超4亿元。龙中改扩建项目区块一已正式投用,区块二主体建设已基本完成,预计2025年上半年正式投用;龙二高溪湖书院一、二期完工并投用,并继续推进三期项目建设;横山中学宿舍改造也全部完成。

四、实施县中帮扶工程

深化山海协作,用好“结对帮扶”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双向选择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县中帮扶工程,加快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加大结对帮扶学校人员挂职交流力度,结对双方互派一定数量的优秀管理干部或相应学科名师培养对象到对方学校挂职锻炼,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友校间围绕校园文化、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德育建设等开展了多维度的校际教育合作交流,通过教师结对和传、帮、带活动、师资培训等途径,促进双方教师专业水平的进步提高。自2023年2月龙游中学与余杭高级中学结对以来,已选派共30余位管理干部和高考学科教学骨干赴帮扶高中进行为期一月的跟岗锻炼,各学科组每学期开展“同课异构”等联合教研活动不少于3次。2024年4月,又新增一对结对帮扶学校,龙二高与浙师大附中签订正式合作协议,通过专家工作站建设、教研共同体建设、教师跟岗研修、学生跨校研学等形式,促进二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另外,横山中学也与兰溪五中于2024年3月签订合作协议,并于上半年开展多次合作交流活动,促进双方共同进步。

五、优化人才培养通道

夯基才能垒台,筑底才能成势。龙游中学和教研部门及时跟踪掌握县域内小学、初中优秀生源(含各类特长生),建立县域创新人才和后备人才数据库。各学段协同配合,抓好学前普惠、小学强基、初中壮腰三大工作。以龙中山海班为基础,健全初高中衔接机制,实现小初高人才一体培养,计划于城区初中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探索初高中深度相融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积极与各高校招生部门对接,及时掌握招考信息动态,多渠道了解学科竞赛、强基计划、高水平三位一体、地方专项等招生政策,多途径拓宽升学通道,加强对校测内容解析和高考试题研究,全力为高考升学及录取工作保驾护航。结合乡村振兴计划、城镇化战略,积极争取相关高校专项和农村专项招生计划向我县倾斜。积极推动县中育人方式和教育评价改革,构建“一生一策”生涯规划体系,积极探索天赋异禀的“偏才”“专才”的培养渠道。

六、高考终端成绩初见成效

2023年我县特控线上线343人,特控上线率达19.39%,一段线上线1223人,一段上线率达69.14%,考生被高水平高校录取人数大幅提升,1人被北京大学录取,12人被浙江大学录取,19人被C9联盟校录取。2024年龙中1人被清华大学预录取。

下一步,龙游县教育局将继续以“县中崛起”为牵引,锚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统筹做好强基、强师、强质、强校系统能力建设。同时以目标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教学质量为抓手,对标对表找差距,苦干实干拼进位,让“龙有优学”教育品牌重重落地,为打造具有“龙之游”发展活力“人之居”幸福图景的区域明珠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感谢您对龙游教育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县教育工作!

特此答复。



龙游县教育局

2024年6月26日


信息来源: 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