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家门口的“幸福食堂”
本报讯 (记者 吴诗昱) “菜品很丰富,也很新鲜,我要了一荤一素才5元,好吃又便宜。”近日,家住龙洲街道河西街社区的居民劳瑞清一边品尝着餐盘中的食物,一边不停地点赞,“老年食堂就开在社区,可以在家门口吃饭方便多了。”
劳瑞清口中的老年食堂位于龙洲街道河西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自去年9月25日创办以来,每天都有400位居民前来就餐,龙游户籍60至80岁居民5元一顿,80岁以上居民3元一顿,除了本社区及周边街道的老人,詹家镇、小南海等村镇的老人也会坐公交车前来就餐。
当日11时,记者走进食堂看到,温馨明亮的装修风格和木质的桌椅营造出温暖的感觉。食堂的工作人员统一着装,各自忙碌着。排骨炖萝卜、洋葱炒牛蛙、清炒时蔬……在自主选菜区,新鲜出炉的四荤四素整齐排列,饭菜香扑鼻而来,十几名市民拿着饭盒有序排队挑选菜品,整个食堂充满着浓浓的烟火气。
“因为有些老年人平时可能一个人生活,烧饭问题比较难解决,开火烧饭也存在安全隐患。”河西街社区党委书记胡旭东说,该食堂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年群体,所以提供的食品讲究清淡、营养均衡,菜品种类也非常丰富又兼顾营养,“目前食堂提供中餐和晚餐,可以在食堂就餐,不方便堂食的也可以打包回家吃,后续将开发网上便捷送餐服务,努力将家门口的食堂打造成老年人的‘幸福食堂’。”
据了解,河西街社区有常住人口76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超过20%。社区老年食堂的开放,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就餐服务,也解决了年轻人上班无暇分身照顾家中老人的难题。
社区的老年食堂解决了城区老年人的用餐问题,乡镇居家养老中心则“送餐上门”为辖区内村镇老人提供优质服务。下午3时,记者走进湖镇镇七都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排排饭盒已分装完毕,打包放进箱子里,准备送往新建村、新光村、张家埠等7个村镇,由村“两委”派送至老人家中,一天两趟。
“我们为每位老人准备了3套饭盒,中午、晚上交替使用。”湖镇镇七都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童云介绍,考虑到老人用餐饮食习惯都不同,他用小黑板一一记录喜好,挂在食堂墙壁上,提醒工作人员。“遇到老人不吃的菜,我们都会想办法用别的点心来代替,让他们吃得舒心。”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重点关注孤寡、独居、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吃饭难问题,通过完善老年食堂点位布局,优化组织政策,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着力构建老年助餐服务新格局。目前,全县已建成67家老年食堂,174个助餐点,助餐服务覆盖了85%以上的村和社区,平均每天有3600余位老人在老年食堂享受餐服务,满足了老年人的基本需求,让他们吃上“暖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