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应急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3- 12- 18 15: 18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龙游县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厅、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主责主业,齐抓共管,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较为平稳的态势。今年1-10月,我县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9起、亡人11人,事故起数较去年同比上升28.6%、死亡人数较去年同比上升83.33%,今年以来未发生自然灾害亡人事故。

一、2023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安全生产统筹能力,推进重点领域治理攻坚。

一是深化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按照统一部署,4月至6月底结合安全生产月、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安全隐患自查自纠等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成立高规格工作专班全面推进“8+3”专项114项工作指标。排查整治期间严格落实“两全两铁”要求,全县各单位累计排查各类企业(场所)47132家(含关停企业摸排)、消除各类隐患78435个、责令停产停业470家、立案查处1967起、行政拘留9人、曝光典型违法案例15起,所有既定目标基本完成。我们又结合护航亚运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工作理念,强化省安委办《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现场工作责任的指导意见》《落实“隐患不排查、问题不整改就是事故”理念若干举措》的宣贯力度,保持排查整治工作“力度不减、工作不降”,持续紧盯我县8个重点领域和5个易发生事故的重点环节常态化推进整治提升工作。我县排查发现重大隐患(重点问题)936个,一案双罚36组,行政拘留31个,精准执法911个,曝光典型违法案例省级2个,国家级10个。同时结合“春夏秋冬”安全生产季节特点,每季度召开分析研判会,紧盯春节、清明、五一、中元节等重点时段,阶段性推出安全生产整治提升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整治工作,实现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全年全时段全覆盖,唱好安全生产“四季歌”。全县企业共自查消除问题隐患101680处(其中重大隐患31处)、属地部门检查消除问题隐患167393处(其中重大隐患360处),安全生产基础逐步牢固。

二是强化安委办统筹协调力度。今年以来,我们积极邀请纪检、督查、督考等考核监督部门参与到安全生产工作中来,利用每月乡镇管控力指数考核、每季度塑造变革作风指数考核、年度综合性考核,督促各乡镇、部门强化安全生产履职,让安委办统筹协调体系有了具体抓手。同时与县人社局对每天的工伤事故进行梳理核查,结合日常监管执法中发现的问题隐患,从中发现规律性的安全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安全防范工作的关口前移。及时归纳研判当前全县安全生产领域重点难点问题,逐渐形成“督办、警示、通报、挂牌、纳入清单”一整套闭环机制,对隐患整改实现全过程跟进。截至目前已下发工作通报3份、工作警示函6份、问题督办单42份、我县共入库市级问题21个、县级问题99个、市级挂牌18处、县级挂牌37处,已完成销号53处,有效督促一批职能交叉、风险突出问题整改闭环。(综合科)

三是深化基层应急体系建设。我县16个乡镇街道开发区、278个村(社)均挂牌应急消防管理站,建立并运行应急消防制度体系、责任体系、运行体系。抓实应急消防业务能力提升,首创“一地一品”精细化分类培训模式,将乡镇街道分为经济型、生态型、综合型3大类,每大类按照“一地一品”进行细分,明确每个乡镇街道风险隐患特点,针对应急消防管理人员制定“一地一品”“共性+个性”培训主题,推行小班化教学模式。依托实景体验模拟、沉浸互动、一线实操等方式,切实提高学员应急消防隐患排查能力、处置水平。目前已培训人数4410人,其中应急管理人员1470人,应急突击队员2940人。同时整合消防、防汛、安全生产三类职能,重构5支县级综合救援队伍、16支乡镇应急突击队、278支村社应急突击队,配齐应急消防站点装备,设置避灾安置场所218处、微型消防站232个、行军床4360张,配备卫星电话165台、排水泵165台、发电机143台,实现应急消防实物配备全覆盖,实现应急消防“站点主防、队伍施救、装配齐全”的全域化风险防范治理网络格局。(综合、指挥中心)

(二)持续推进各类专项整治,严守工矿危化安全底线。

工业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最重点的领域,近年来我局坚持以专项整治为突破口,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两个领域今年以来未发生安全生产亡人事故,安全生产整体态势稳定向好。

一是推进严格审批和专项培训。审批方面,强化关口前移,参与项目招商研判活动,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做好企业的前期审查。严格对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严把安全准入条件,对许可逐件逐项审查到位,规范审批程序,明确办理时限,依法依规实施许可。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安全生产审批件103件、危化安全条件审查6家次、安全设施设计变更审查1次、核发(换证)危化经营许可74家。(审批)培训方面,强化企业一线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有关知识培训,进行“网格小班化教学”,对全县900多名专职安全员开展培训。今年以来共完成线上培训14920人,线下培训22487人。同时为提升一线员工特种作业技术水平,开设低压电工特种作业培训班8期、高压电工特种作业培训班2期、电焊特种作业培训班14期、登高作业3期,累计培训2149人。(法规)

二是推进工矿领域专项治理。非煤矿山方面,以专家会诊形式对露天矿山开展风险分级核查,抓紧督促企业落实问题整改,完成“一库一策”整治和风险管控工作要求,督促尾矿库企业提前完成回采销库计划制定,按时完成尾矿库验收销库。目前共完成检查30矿次,发现问题隐患85个,均已完成整改闭环。环保设施方面,聘请省应科院专家对重点环保设施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和指导服务,其中50家存在较大隐患的重点企业由省应科院专家开展诊断和治理,目前已完成第一轮全覆盖检查,共发现问题隐患319处,相关问题正有序整改中,下步将组织专项整改验收并形成专家指导服务报告;有限空间方面,为进一步巩固应急管理部专家指导服务工作成果,强化相关企业主体责任和安全措施落实,我县114家涉及有限空间企业已全部按照安全攻坚整治要求完成八项内容上传。同时,结合“25项清零”整治工作,对44家有限空间重点企业全覆盖检查,共发现并完成整改隐患问题139条,立案处罚2家;涉爆粉尘方面,印发专项方案,分级开展全覆盖检查,对辖区内涉爆粉尘企业进行新一轮排查摸底,共确定10人以上企业13家,并完成10人以上涉粉企业两轮县级执法检查,对10人以下涉粉企业乡镇全闭环检查,实现“粉六条”整治清零;“园中园”“厂中厂”方面,确定出租企业108家、承租企业272家,以出租方为单位,对厂(园)区开展拉网式筛查。截至目前,已完成全覆盖检查,共检查企业285家次,共发现隐患898处,重大隐患56处;用电安全方面,为切实提升企业用电安全,坚决杜绝企业各种用电乱象,要求754家企业进行全方位自查。已完成对19家印染企业开展全覆盖复核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60人次,下达现场检查记录19份,责令限期整改文书11份;纺织企业“定型工艺”方面,对10家企业进行一次全方位自查自纠,建立清单闭环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全覆盖、整改问题不反弹。全专项共查出隐患29条,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9份,协助企业消除困点难点问题7条,有效提升“定型工艺”企业安全防范意识,规范安全操作行为;电气焊“一件事”改革方面,作为衢州市电气焊“一件事”改革的试点县,聘请“焊智宝”系统开发团队统一负责安装、赋码、平台运维、培训指导等服务。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全县范围内的615台电焊机硬件改造安装,189家企业电焊作业实现线上实时监管。查处无证电焊行为33起,涉及人数48人次,处罚金额30.3万元,移送公安行政拘留2人。基本实现电气焊作业从“以人管人”向“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的转变。(基础科)

三是推进危化品领域专项治理。企业安全管理方面,邀请中化协等高水平专家助力我县危化企业试生产、危化领域电气焊全链条整治、带储存经营企业(含加油站)、装置设备带病运行及“四个清零”等专项执法检查。截至目前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126家次,发现各类隐患432项,完成整改415项,责令停产停业7家,立案查处31起,罚款127万余元;化工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方面,已完成县级平台搭建,完成4家企业的数据贯通,贯通率50%,完成8家企业基础信息采集,实现应采尽采。同时多次邀请专家进企业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和特殊作业数字化应用现场讲解,加快数字化监管系统落地;园区降风险方面,今年3月,邀请中化协专家团队对我县化工园区开展指导服务,专家组针对34项安全风险评估细则,开展全面排查,共梳理需整治提升问题五个方面,六个项目问题。经专家组初评,龙游化工园区得分80分,对比2022年有明显进步,但离D类园区标准差距还较大,按当前工作力度难以实现年度降风险目标,目前经济开发区已根据问题清单梳理印发了化工园区整治提升一园一策;非法流动加油车打击方面,作为牵头单位,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组织各部门夜间开展不定时不定点巡查工作,严厉打击路边非法加油,并在全市率先实现行政处罚的“零突破”。(危化)

(三)强化防灾救灾抢险保障,增强应急救援能力。

深刻吸取郑州“7·20”强降雨和去年我县石佛乡西金源村“8·11”森林火灾教训,以提升关键救援能力为目标,持续强化防汛防台和森林防灭火各项工作。

一是全面夯实防灾减灾基础。防汛方面,全面开展汛期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累计投入检查人员4800余人次,检查8500处防汛点位,针对问题下发隐患督办单4份,消除隐患188处。针对梅汛期和强对流天气,及时下发工作方案,及时预警响应,今年以来共发布综合预警信息51000余条,做到预警响应及时,预警发布精确到人。强降雨期间,每天对基层防汛责任人按照“六问”抽查机制进行电话抽查,累计抽查135余人次;森林防灭火方面,紧盯春节、清明、中元节等重点时段,及时发出森林高火险预警,全县152名护林员全部在岗到位,利用无人机、高空瞭望(罗家、溪口)等高科技手段辅助巡查。对全县15个乡镇(街道)、国有林场、风景名胜区等重点防灭火单位开展联合巡查。各乡村干部、网格员深入各家各户,与农户签订防火承诺书、发放禁火令,使群众牢固树立“身在林区,防火第一”的思想观念。全面实施“引水上山、以水灭火”扑火方式,以石佛乡为试点,全面加强基层森林防灭火建设,加强自然供水条件不佳的林区引水基础设施配置,因地制宜建设自然水源或消防水箱水池取水点。充分考虑起火点位于深山老林或久旱无雨导致无水源等极端情况发生,加强与消防救援力量合作,利用消防车开展远距离供水,创造“活水源”。今年以来,发生的森林火情均实现快速灭火,防控能力和救援水平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二是全面强化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基层建设方面,将基层应急体系改革纳入全县十大攻坚性改革之一,从预案到体系对县乡村基层应急管理架构进行系统性重塑,在全县15个乡镇(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搭建乡镇一级应急消防站,在县内22个社区建立应急管理工作组和应急突击队。同时利用“救在身边”民生实事加强人员素养、装备建设,初步形成县内“135救援圈”体系。队伍建设方面。目前我县登记注册的社会应急力量救援队伍共5支,我局结合各队伍现有特长和我县事故灾害特点,围绕建筑物倒塌搜救、山地搜救、水上搜救、潜水搜救、应急医疗救援等五个专业,通过会议协商形式,引导各救援队明确能力建设专业方向和功能定位。及时制定出台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加大队伍业务指导工作,积极参与全县各类救援行动。尤其是加强日常森林防灭火和水上救援训练强度,提升安全救援能力和科学施救理念。机制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工作“后半段文章”,着力提升关键应急救援水平,吸取前期各类事故教训,按照事故灾情等级,建立完善“1+3”乡村自救体系(3支村社队伍、1支乡镇队伍)、“3+3”区域协作体系(3支村社队伍、3支乡镇队伍)、“3+3+2”县级综合救援体系(3支村社队伍、3支乡镇队伍、2支县级队伍),形成“职责清晰、分级负责、上下贯通、运行高效”的全县应急救援体系。于2022年10月3日、2022年12月13日和今年3月31日组织开展全县森林火灾扑救实战演练暨队伍拉练活动,不提前打招呼、不提前告知地点,以练代训,全面加强全县森林火灾应急救援能力。(指挥中心)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强化安委办综合协调作用。重点加强安委会“1+8+16+47”(1个安委办、8个专委办、16个属地应急消防站、47家安委会成员单位)运行机制,及时完善工作规则明确安委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责任边界,加快形成“县安委办牵头抓总、专委办行业主抓、属地应急消防站辖区主防、成员单位分头履职”的工作运行体系。同时有效运行“4353”工作机制,强化指导服务、技术服务、联合督查,高水平高质量推进排查整治,加大安全生产考核权重和力度,利用警示、约谈、挂牌等手段,不断强化安委办在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统筹协调作用。

(二)强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将结合基层乡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代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将安全生产与基层治理“141”体系融会贯通,把安全生产和减灾防灾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基层网格、企业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全面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通过各类新闻媒体打造曝光平台,全面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以集中曝光、晾晒警示为抓手,发动社会全员参与到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中来,建立公共防控体系,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三)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依法按程序做好行政审批工作,认真做好申办、换证审查工作,履好整改确认职责。积极探索企业工伤事故核查问题导向机制,实现企业分类、分级差异化管理,重点关注工伤事故频发、多发行业,帮助企业认真查摆问题,举一反三,着力解决安全生产条件“先天不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问题。在隐患排查治理中以服务和执法等为工作重点,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进一步发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自查自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一方面督促企业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意识,做到常抓不懈;另一方面避免全面开花、大小不分、政企不分的运动式工作方式,逐步实现由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动型的转变。同时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对存在较大隐患拒不整改的单位坚决查处,对企业负责人实行“一案双罚”,并在主流媒体发布典型违法案例,做到“查处曝光一起、警示震慑一片”,倒逼企业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四)持续强化森林防灭火和防汛抗旱工作。继续做好强对流天气各项防范应对工作,特别是台风影响期间和局地强降雨的叫应机制和防范措施的落实。高森林火险时段及时向社会、群众发布预警信息,有针对性周密部署防范工作。同时建立健全森林防灭火责任体系,压实防火责任。结合“救在身边”民生实事,为森林防火重点乡镇配备专业器材,加大乡级队伍物资储备,提升装备硬实力。努力形成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安全需求相匹配的应急救援能力。


作者:
信息来源: 龙游县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