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春湖攻坚进行时 | 才下一线,又上“战场”的老袁

发布时间: 2022- 07- 19 22: 30 浏览次数:

七月的天气,闷热烦躁

而在六春湖景区开发项目攻坚现场

却有那么一群人

拧成一股绳

不惧酷暑,朝着炙热走去

只为了共同的目标



才下一线,又上战场


7月18日上午,六春湖景区开发项目毛连里二网格小组的办公室不断传出讨论声,原湖镇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四级调研员,现任毛连里二网格组长袁荣新正在和组员们交流讨论攻坚方案、强调注意事项,组员们认真地记着笔记。


图片



其实,袁荣新也才刚下一线。几个月前的疫情,他冲在防疫一线,负责疫情防控集中隔离点的工作,“那时候工作压力很大,大家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和医护人员一起,没日没夜的。”袁荣新回想起那段日子,虽觉得辛苦,但更觉得值得,“那时候一天要打上百个电话,和时间赛跑,最终能圆满完成任务,让我觉得不愧对组织的信任。”


图片



袁荣新今年57岁,是一位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已经退居二线两年多,还有33个月就能光荣退休。本想着刚结束“神经紧绷”的工作,能好好“松”一口气,但是心里的那团红色火焰并没有让袁荣新放松下来。“六春湖景区开发项目,是我们的民生工程更是共富工程,既然组织需要我,那我就干。”


图片



既是师傅,又是学徒


在短暂的交流讨论后,袁组长带领着组员开始了一天的走访。“罗老板,你对本次搬迁有什么想法吗?”在毛连里村一家农家乐中,袁荣新与联系户拉家常、谈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现在最棘手的事情,就是整村搬迁,在我们这些老一辈的思想上还是有点难以接受。”农家乐负责人罗建平表示,希望政府在政策方面能考虑一下像他们这样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的人,而他们也会大力配合景区的开发。对于工作组的工作,他则是连连称赞细致,一边说还一边竖起了大拇指。


图片



袁荣新将农户的意见一一记录下来,一会功夫,笔记本上已是密密麻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袁荣新坦言,对于拆迁工作自己还是个“门外汉”,要多听多记。


“我30多年来一直是分管经济工作的,拆迁工作对我来说确实是门新的学问,说是组长,其实我也是和大家一同成长。”这几天,袁荣新认真钻研的模样被同组的成员看在眼里,大家纷纷表示要跟袁组长学习这股钻劲。


图片



以心换心,用情换情


袁荣新所负责的网格中共有20户,其中包含6家农家乐,位置处于溪毛线附近,攻坚难度不言而喻。


当天,网格组一行人来到了村民徐飞雄的家中,袁荣新向他介绍了目前的工作情况,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想法,消除顾虑。徐飞雄也积极配合,拿出集体土地建设使用证、农村私人建房用地呈报表,向网格组介绍了自己房子的一些信息。


图片



“部分农户还是有些抵触情绪的,我们也不止一次吃了闭门羹。有些农户白天不在家,我们只有晚上上门了。”自7月8日网格组入户调查工作开展以来,全体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着“5+2”“白加黑”的干劲,每天不是入户调查就是在入户调查的路上。“农户的念旧情绪我们也能理解,有些难听的话就不用太往心里去。”


图片



这十天,袁荣新带领组员们上门征求意见、倾听群众心声、收集资料、弄清产权关系以及人口关系。“目前,基本上完成了工作任务,情况都已经摸清了。”袁荣新说。


图片



余博阳是网络组最年轻的干部,通过几天的网格工作,他感触颇多:“袁组长对每一位农户都热心接待,耐心地倾听农户的声音,并且把农户的建议一一记下。才几天时间,我看他的笔记本已密密麻麻记满了。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图片



“我是党员,党旗就应该永远飘扬在第一线。能够有机会做六春湖景区项目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是件非常荣幸的事。我将继续保持工作热情,做好下阶段的各项工作。”袁荣新说完又匆匆奔赴下一户,消失在小编的视野里…… 


图文/刘佳蓓

视频/李旭东

编辑/邵美霞 张凯淇

监制/章承月


信息来源: 龙游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