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生态环境局龙游分局关于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1年我局根据法治龙游建设总体要求,认真落实生态环境领域相关工作,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现将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1年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全面推进环境污染整治,污染防治攻坚不断深化
1.紧扣重点抓治气。深化重点企业废气治理。全面完成涉VOCs排放企业排查工作,完成其中25家重点企业抽测并形成重点监管企业清单。深入开展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涉VOCs排放重点企业深度治理工作,完成4家高效治理设施提升改造和6家源头替代,4家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按时序推进。进一步强化机动车尾气污染管控。联合公安、交警等部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路检路查,将尾气排放超标车辆纳入市机动车监管黑名单系统。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抽测。开展碳账户建设和低(零)碳乡镇村试点工作,詹家镇浦山村、溪口镇新溪社区、湖镇镇文林村通过审核成为全省第一批低(零)碳村(社区)试点创建单位。
2.紧盯关键抓治水。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在全市率先完成高坪桥-社阳水库生态拦截区建设试点工程,为全面实施农田面源污染治理、保护饮用水源提供“龙游样板”。全面完成12件2020年全省饮用水水源地暗访专项行动交办县级饮用水源问题整改、验收、销号。完成洪畈水库、高坪桥水库-社阳水库“一源一策”方案编制。督促指导工业区块“污水零直排”建设,全面完成省级评估交办湖镇镇镇南工业区块的问题清单和市县“污水零直排交叉检查”问题清单整改,沙田湖区块高分通过省级“污水零直排区”创建评估。完成10吨/日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监测,加强乡镇交接断面水质预警并加强针对性业务指导。
3.注重长效抓治土(清废)。加强土壤重点监管单位监管,完成7家重点企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自行监测等相关工作。强化污染地块环境治理修复,全年移出5块土壤(疑似)污染地块。牵头召开土壤污染防治联席会议,进一步明确捷马化工地块补充调查和生态损害赔偿工作事宜政策依据和要求,全面完成捷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宝塔路地块周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报告通过省厅专家评审。进一步强化工业固废监管,组织开展全县“固废大排查”和危险废物“五报五查五管控”行动,基本摸清我县产废底数。
(二)深入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1.项目审批提优提速。严格把好项目环保关卡,完善项目环境准入管理,做好项目前期服务与决策,全年完成环评报告书(表)项目审批100个,“区域环评+环境标准”环评备案18个。持续强化环评文件编制质效考核,对环评机构环评文件编制质量及服务时效进行量化考核,完成每季度环评项目编制单位量化考核通报,督促环评编制单位提高项目编制质效。
2.排污许可核发保质保量。建立排污许可证发证内部流程,进一步明确职责,完善自行监测、执行报告和管理台账管理及监督机制,推进环评、总量与排污许可相衔接,统筹排污许可证申报登记、许可信息与环评审批、总量相衔接,按期完成排污许可证质量抽查复核、执行报告提交率和内容规范性审核。
(三)建立健全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督察整改严要求。全力做好第二轮省环保督察迎检工作,县整改协调小组加强对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责任单位督察整改工作的统筹调度和督查督办,3.25件已完成整改,其余有序推进中。积极推进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交办件整改销号工作,38件交办件全部完成整改销号,8个反馈问题已完成5个,剩下3个按时序推进。每季度一次会同县督考办、县政府督查室强化跟踪督促,每月一次组织整改情况“回头看”检查。优化信访工作机制,高效办理环境信访件,全年受理信访件总数较去年下降7.8%,满意率达98%。
2.环境执法强震慑。围绕“遏重大”攻坚,突出问题导向,严防环境风险,开展环境污染问题排查见底百日攻坚执法、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市县联动交叉执法、“护水一号”生猪养殖污染联合执法等系列专项行动、“零点亮剑”夜查行动、“雷霆斩污2.0”专项行动、“绿剑”执法专项行动、“一厂多租”专项排查行动,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700余人次,检查企业点位1260个,发现环境问题隐患306个并完成整改,立案查处严重环境违法行为58起,处罚金额424.73万元,移送公安涉刑案件2起,移送公安行政拘留案件7起,查封扣押2起。
3.智慧监管有新招。不断完善环保用电智慧监管系统,共完成全县72家重点涉废气排放企业安装,破解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管难题。利用无人船、流动注射分析仪等高新技术手段,对地表水断面和饮用水源地所在水体开展走航监测,形成国控断面走航分析报告和“一点一策”治理方案。将全县73家重点企业纳入污染源在线及视频监控系统,在线监测有效率和高清视频联网率位居全市第一。三大行业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数据标记试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省市培训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
4.基础设施更完善。进一步完善高空瞭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视频探头由原来9个增加至15个,新增安装扬尘监控点位6个,进一步加强对城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管控。新增4个乡镇水质自动断面监测站,从而实现乡镇水质自动监网络全覆盖。完成小微企业危废中转站和一般固废分拣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行。青龙山5万吨飞灰水洗技改项目已基本完成项目主体建设,龙游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三期4万吨/日扩建项目,已完成土建65%,设备同步进场安装。
5.宣传教育有的放矢。联合团县委等单位在龙游东方广场联合举办“绿动2021·为梦想添动力”龙游县微心愿公益活动。完成环保设施线上开放-恒盛能源有限公司线上开放相关新闻报道拍摄,实现我县新增行业(电力、石化)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新突破。在“六·五”期间,集中时间段,通过播放无废城市宣传视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片头、字幕、横幅等方式在广大农村、社区宣传。零点执法行动、生猪养殖污染联合执法行动、多个环境执法典型案例被省市县三级主流媒体广泛报道,扩大环境执法影响力。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充分发挥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部署、协调、督办,深化党史主题教育;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打造法治化干部队伍,开展法制专题学习,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努力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法治教育培训,多途径提升干部实战能力。进一步学习宪法、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党章党规党纪,深入学习宣传行政法领域重要法律法规及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积极参加行政诉讼案件庭审旁听活动,通过普法专题会议、法治宣教活动、学法用法培训考试等,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宪法意识和法律权威概念,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组织开展执法大练兵大比武,持续通过外派精干执法人员参加生态环境部抽调专项执法行动、省厅交叉执法行动及优秀案卷评比,不断提升执法人员执法水平。
三、2022年工作计划
以持续改善县域环境质量为目标,扎实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法治政府建设。
1、深入打好四大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持之以恒抓好治水攻坚。充分发挥河长制、湖长制作用,建立防止返黑返臭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提升工业区块污水零直创建成果。不断强化饮用水源地管理,完成高坪桥-社阳饮用水源地生态拦截区建设;全面加强乡镇交接断面自动监测运维管理,加强对水质反弹的乡镇交接断面监督指导,完成市、县下达的涉水行业整治工作和五水共治任务,确保县域水环境质量稳定趋好。二是纵深推进抓好治气攻坚。充分发挥县治气例会工作机制作用,实施月度督查通报制度;持续推进PM2.5和臭氧双控双降和推进VOCs源头替代和深度治理,加大柴油货车治理力度;加大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力度,推进登记后非道机械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完善重点区域秸秆、垃圾露天焚烧管控工作机制,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聚焦秋冬季细颗粒物污染,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确保县域空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三是久久为功抓好治土攻坚。进一步优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制,深化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疑似污染地块名录、污染地块名录管理,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工作,守住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底线;加大土壤重点监管单位监管力度,切实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持续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切实消除突出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问题和农产品超标隐患,全力保障土壤环境污染风险可控。四是突出重点抓好清废攻坚。巩固“无废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推进县域工业固体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医疗废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完善固废危险废物转运体系,探索建立一般固废、危险废物第三方协同监管模式并加强固废危废规范化考核管理。进一步加大对固废倾倒、违规贮存、违法处置处罚力度。
2、牢守环境安全底线。围绕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目标,坚决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清废)战役,高质量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和“七张清单”问题整改,全力维护县域生态环境安全,确保不发生重大突发性环境事件。
3、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一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实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健全完善干部量化考核制度,强化监督制约,规范权力运行,扎实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二是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和党风廉政“第一议题”等制度;常态抓好党纪法规学习,将廉政教育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
4、抓实重点工作。一是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深入贯彻实施全省生态环境问题发现机制和“七张清单”系统。按照数字政府改革方案总体要求,协调相关职能科室,梳理核心业务,以问题为导向,积极谋划特色应用场景。积极探索企业环境信用管理体系。二是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高质量服务。严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关口,严格“三线一单”硬约束,优化项目准入和环评指导服务,加强重点项目环保前期服务和建立“一对一”跟踪服务。三是全面启动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在去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方法,全面启动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四是抓实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统筹推进第二轮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反馈问题、交办信访件办理和全省饮用水源地暗访专项行动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确保各项整改任务按时序要求整改到位;举一反三,深入开展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突出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定期组织整改情况“回头看”检查。五是开展区域空气质量溯源管控。制定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管控方案,建立职能部门管控职责清单,压实部门(单位)责任,实现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六是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8090”理论宣讲为抓手,健全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开设“生态环保大讲堂”,深入实施“我为生态环境工作献一策-环保金点子”工程。深化环保十二机制和环保十二法学习和全面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