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251010-038/2022-14226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2-12-22
发布单位: 县市监局 有效性:
统一编号:

“剩菜盲盒”潜藏安全隐患,商家还是别涉险了

发布时间: 2022- 12- 22 08: 19 浏览次数:

近期,将打烊前尚未售出的食物以盲盒形式出售的“剩菜盲盒”在部分城市年轻人中流行起来。由于价格低廉、能满足消费者好奇心,且与反对食物浪费的理念相契合,“剩菜盲盒”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尝试。专家认为,“剩菜盲盒”存在一定食品安全隐患,购买时应慎重。

餐厅、面包店将当天剩余的食物以超低价卖掉,乃是非常普遍的商业现象,既可物尽其用,避免浪费食物,也是吸引和回馈消费者的一种促销方式,效果很好,基本上在短时间内全部卖掉。如今,这些临期食品只是打个包装,以“剩菜盲盒”的形式在网上出售,实则是换汤不换药,但是迎合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可以更方便地在网上购买,省事又省钱,所以很快掀起一股购买热潮。

近年来,盲盒热遍及各个领域,很多商品都加入了盲盒之列,甚至形成“万物皆盲盒”的畸形状态,诱发诸多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批评和担忧。为了推动盲盒有序发展,需要给盲盒设定标准和规则,上海等城市率先出台地方合规指引,明确盲盒的销售价格、质量、商品范围等,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特殊食品、药品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则提出,食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

众所周知,食品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安全性排在第一位,而“剩菜盲盒”属于临期食品,消费者无法直观看到食物,保质期不了解,容易潜藏安全隐患,不可不防。由此可见,“剩菜盲盒”的合规性存在问题,目前各地的监管尚未统一,“剩菜盲盒”还有一定的销售空间,可如果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征求意见稿通过后,商家再销售“剩菜盲盒”就属于违规行为,将会遭到监管处罚。

而且,餐厅、面包店每天剩余的食物数量有限,且并不均等,食物类别也不同,这就无法事先明确“剩菜盲盒”的具体数量,可能会出现超量销售,以致在消费者提货时,无法全部兑现。与此同时,临期食品的折扣价非常低,基本上为原价的半价,甚至于二折、三折,远低于成本价,所以“剩菜盲盒”卖得越多,商家就亏的越多,并不合算,也不会将其做为主推商品,只是当做清理临期食品的一种方式罢了。

由此可见,“剩菜盲盒”的收益太小,而合规性、安全性等问题又过大,商家得不偿失,还是切勿以身涉险。当然了,为避免食物浪费,临期食品还是需要妥善处理的,就用正常的公开打折促销方式即可,虽然保守些,但合法又安全,商家的风险很小。消费者也可以按需购买,挑选符合自己口味,又在保质期内的食物,不会造成不喜欢吃、或者吃不完而浪费的情况。


信息来源: 县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