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251010-001/2021-1330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龙政发〔2021〕118号 公开日期: 2021-12-31
发布单位: 县府办 有效性: 有效

龙游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游县共同富裕示范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1-14 08:58 浏览次数:


各镇、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龙游县共同富裕示范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实施。

 

 

 

 

龙游县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龙游县共同富裕示范试点三年行动计划

2021—2023年)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工作的部署要求,推动龙游县以生态工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着力在缩小地区差距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基本情况

(一)优势基础

1.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近年来,龙游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以浙西新明珠为目标,以生态工业发展为推动力,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呈稳步提升态势。2020年,全县GDP247.6亿元,较“十二五”期末年均增长6.8%,常住人口人均GDP68649元,年均增长6.9%。实现财政总收入31.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6亿元,分别是2015年的1.7倍、1.6倍,显示出经济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工业充分发挥经济助推器作用,2020年全县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71.6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高于同期衢州市2.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拉动显著。与26县相比,2016年至2020年,龙游县工业规模总量在全省26县排名始终保持前列,且规模排名不断上升,规上工业总产值排名从2016年的第9位跃升到2020年的第6位,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为全县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2.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龙游以创新创业为主线,以富民惠民为根本,借助互联网+共享模式深挖生态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全方位拓宽居民的就业渠道,提升居民增收水平。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突出“一鸡一渔一茶一药一盒故乡”等特色产业,“中黄3”成功入选国家级农作物品种,“龙游麻鸡”获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加快发展物流、电商等新兴服务业,“龙游飞鸡”等2家企业成为全省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获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4亿元大关。建成中国TOP直播电商产业园龙游基地,打造全国直播样板县。大力推进“两进两回”,培育农创客上百人。2020年,全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1024元、26721元,“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速分别为8.3%9.3%,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16年的2.0缩小至2020年的1.91,连续五年保持缩小态势;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4656元,居全市前列,2019年度“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在26县考核中位居第三。

3.县域数字治理全省争先

近年来,龙游抢抓数字化改革机遇,全力构建现代化县域治理体系,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创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颇具影响力的特色亮点。在全国率先打造“无证明县”,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以《政务信息情况》形式印发全国各党政主要领导阅研借鉴,获得时任省长袁家军批示肯定,被列入全省26条经济体制改革典型经验予以推广;探索出“龙游通+全民网格”基层治理新模式,获全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十佳创新奖、省民生获得感示范工程,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2020)、全省观星台优秀应用案例,2020年推广“龙游通”被写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以基层治理“一件事”系统集成为切入口,创新县乡双向考评机制得到时任省委常委、秘书长陈金彪批示肯定;“舒心治理”模式在全省数字赋能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会上做典型推广,“一网智治”做法登上浙江日报头版,为全省改革大局贡献“龙游力量”。

(二)工作成效

1.着力链式集群培育,催生跨越发展新动能

龙游县聚焦新动能培育,以龙头企业项目引进为契机,推动上下游集聚“补链强链”,强化多要素保障“固链”,加快产业链“自循环”。一是专门成立“战时服务团”,由县领导牵头组建“护企手”,通过常态化服务机制,以本地行业龙头企业为轴心,通过技术串联和产业配套,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成功招引一批上下游配套协作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链条化、集群化发展态势。二是龙游直面产业链要素保障“缺口”,在有限的要素资源下,摸清上下游环节瓶颈问题,疏通堵点难点,从用地、用工到融资,政策措施全覆盖,为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提供有力要素保障。2020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50.5%,较2015年提高13.3个百分点,探索走出了一条26县产业新动能培育之路。《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题为《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让中国制造更给力》一文中专门报道了龙游县畅通产业链堵点,补链固链强链的典型做法。

2.加快平台能级提升,提升产业发展承载力

以产业平台作为有效支撑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载体,龙游县持续加快对平台园区整合提升,基本形成以开发区为龙头引领、特色小镇为创新支撑、小微企业园为创业支撑的平台支撑格局。龙游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县生态工业发展主战场、主阵地,通过整合提升扩容、产城融合推进,物理空间由9.7平方公里扩展到66.75平方公里,产业承载空间持续扩大,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在2019年在省级开发区考核中排名第30名,较2018年前进16名,斩获全市第一,平台能级显著提升,为未来全县承载大项目大企业落地提供强劲载体支撑。特色小镇建设成效明显,龙游红木小镇成为唯一连续5年获评优秀的省级特色小镇,超精密制造小镇成功列入省特色小镇培育名单。小微企业园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20年底,全县省级认定小微企业园3家,建成标准厂房面积14.3万平方米,推动小微企业入园集聚发展。

3.加快科技龙游建设,借智借脑实现新突破

龙游超常规推动“科技龙游”建设,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载体,吸引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借智借脑创新发展,科技实力实现新跃升。聚焦重点产业创新需求,龙游借助本地行业龙头企业资源优势,吸引集聚院士专家借脑发展,已建成首个特种纸产业院士工作站,形成“学科交叉”“一站四院士”的创新团队模式。截至2020年底,已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40余人,建立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人才领衔的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数居全市第一。“龙游精密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围绕龙游镇海“山海协作”大平台、“杭衢一体化”发展大趋势,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度融合对接,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到龙游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先后在龙游设立技术转移中心。2019年,设立“镇海-龙游科创飞地”,引进和孵化高层次人才项目,已有4家企业入驻。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投入为4.16亿元,居全市首位,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57%,比2015年提高0.87个百分点。2020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达9.1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全市第一。

4.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绘就美丽龙游新画卷

“十三五”期间,龙游县坚持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色金融改革之路,治水治气治土一体推进,“两山”转化通道不断拓宽,努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县域样板。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五年间,全县万元GDP用水量、能耗分别下降32.8%14.1%,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保持下降,获评省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生态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累计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31家,省级绿色企业4家,龙游经济开发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环境治理成效凸显,持续深化“河湖长制”,不断优化城市排水管网,累计创建完成44“污水零直排”小区;推进污染地块修复,开展“无废城市”试点创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7.57%,较2015年提升13.05个百分点,出境水质稳定在类,三夺“大禹鼎”,兑现“一江清水出衢州”的承诺;PM2.5均值逐年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98%,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5.完善软硬设施服务,打造营商环境最佳县

以建设浙西新明珠城市为目标,龙游县大力推动硬设施、软服务双提升,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佳县,让本地企业留得住、长得大、发展好。交通物流“硬设施”持续完善。近年来,衢宁铁路通车,杭衢高铁、衢宁铁路加快推进,“一路一桥一港一枢纽”建成投用,2020年龙游港区吞吐量超240万吨,较2019年增长3倍,大大减轻了企业经营成本负担,为龙游产业发展提供有力配套支撑。企业服务“软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龙游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着手制订新一轮工业扶持政策,全力打造“企情通”服务平台,全面开展组团联企业活动,持续深化龙商“亲清服务日”工作,推行“产业服务团”“首席服务官”等制度,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良好营商环境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吃上“定心丸”,“二期在龙游”现象在龙游遍地开花,企业在技改扩建“上二期”,总投资超过230亿元,成为全县生态工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19年龙游被评为省内首个中国百佳营商环境示范县市,连续14年入选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

二、主要目标

(一)试点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内生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山海协作、借力发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共同富裕、共享发展原则,以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西明珠为总目标,紧扣生态工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引领,聚焦新兴产业动能培育,大力推进集群培育、协同创新、数字赋能、低碳发展,系统性增强内生增长动力,加快将龙游建设成为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和浙西明珠型城市,努力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率先破题,实现与我省工业大县、工业强县发展差距不断缩小,为全省26县生态工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提供龙游样本和龙游经验。

(二)试点预期目标

按照“一年就要出成果,两年就要有大变样,五年就要有新飞跃”的要求,以加快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县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新跃升、缩小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为目标,努力在新动能培育上作示范,在借智借力协同创新发展机制上作引领,在绿色低碳发展上作表率,力争到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20亿元,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初具规模,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机制初步建立,传统制造业绿色循环、两业融合、数字变革发展体系逐步完善,力争实现3家企业上市,率先打造成为“三地一区”,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新的更大增量。

打造新兴产业集聚新洼地。以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为抓手,大抓“链主型”企业招引和产业链招商,重点培育碳基纸基新材料、精密数控和轨道交通装备两大百亿级主导产业,成为龙游税源新增长点。到2023年,新动能培育成效显著,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量33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53.5%,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到20%,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打造浙西乃至全省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聚洼地。

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地。以全域绿色转型为引领,大力推动“双碳”行动,深入实施加快推动“森林龙游”“科技龙游”“数字龙游”建设,持续深化循环化园区建设、绿色技术应用、能源高效利用,率先探索工业用能安全预警及应急机制。到2023年,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3.6%以上,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到1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5.1万元/人,绿色集约增效取得明显成效,为全省县域工业绿色发展和绿色低碳县域城市建设协同推进提供示范样本。

打造借智借力发展创新地。以创新山海协作、对口帮扶机制为着力点,创新突破“科创飞地”体制机制,多领域多模式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吸引集聚一批初创型企业项目,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初步探索形成“研发孵化在杭甬、产业转化在龙游”的产业协同创新模式。到2023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6%、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新建2家以上山海协作“科创飞地”;研发孵化在杭甬、产业转化在龙游,按比例分享税收的创新合作机制初步探索形成,成为“跨区借智、问海借力”的样板和展示山海协作工程的“重要窗口”。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示范区。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以增强生产要素吸附能力为核心,全面推动共同富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成果,社会领域改革全面深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硬实力”。到2023年,“龙游通+全民网格”基层治理实现迭代升级,软硬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营商环境便利度大幅提升,营商便利度指数达到79.5,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达到95%以上,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打响基层治理品牌,成为县域治理现代化排头兵和示范样板。

1 龙游县共同富裕试点指标目标

类别

序号

指标

2020

2021

2023

备注

1

人均生产总值(万元)

6.86

7.5

8.7


2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10.9

12.6

15.1


3

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0.69

完成上级

下达目标

完成上级

下达目标


4

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平方米/万元)

54.71

51.04

44.43


5

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万元)

8.5

11

16


6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7330

40909

49129


7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2

2.4

2.6


8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1.6

52.73

57


9

城乡居民收入倍差

1.91

1.9

1.88


10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

0.54

0.55

0.57


11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1.79

3.2

3.8


12

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

100

100

95


13

儿童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

15

15.1

15.3


14

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

29

30

32


15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87

2.99

3.3


16

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人)

17

17

21


17

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

21.2

21.6

22.3


18

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

 3.5

 3.8

 4.5


19

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亿元)

0.036

0.032

0.025


20

规模发展

规上工业总产值

271.6

320

420

试点领域相关指标

21

制造业投资增速(%)

18.1

10

15

22

企业培育

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家)

0

1

3

23

结构优化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50.5

51.5

53.5

24

科技创新

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量(家)

207

246

330

25

总量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4.4

9

7.5

反映试点地区发展特色指标

26

新动能培育

新兴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80

100

120

27

营商环境

营商便利度指数

78.36

79.01

79.5

28

数字化

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15

18

20

29

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

42

85

90

三、重点任务

(一)聚焦扩大税源,培育壮大现代化产业集群

举全县之力推动“双招双引”,大力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壮大一批“链主型”企业,培育形成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龙游生态工业扩税增收的重要增长极。

1.培育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税源倍增工程,发挥产业链基础优势,聚焦碳基纸基新材料、精密数控和轨道交通装备两大主导产业,加快“强链补链延链”,推动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积极融入省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计划,按照“关键核心技术-重大项目-关联企业-产业链-制造业集群”的集群培育路径,制定实施专项培育方案,全力打造规模优势突出、辐射带动力强的碳基纸基新材料、精密数控和轨道交通装备两大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到2023年,力争新兴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20亿元,成为龙游税源重要增长极。加大产业集群有效投入,推动投资项目协同建设,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推进格局。

2.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等发展机遇,用好“问海借力”金钥匙,聚焦本地产业集群培育需求,以“建链强链补链”为重点,分行业编制产业链全景图、产业链招商地图,梳理一批与龙游产业相匹配的目标企业、潜在项目资源,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借助山海协作升级版平台、产业服务团等资源,主动承接长三角区域、杭州湾都市区、甬台温区域产业转移,精准招引一批标杆型、旗舰型、行业领军型重大投资项目以及产业链关键基础配套项目,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形成集群的连带效应。积极向上争取央企、国企、行业领军企业优先在龙游县实施战略布点、产能扩张,创造条件承接发达地区科研成果转化和优质产业转移,力争三年内引进投资额超10亿元重点投资项目5个以上,项目总投资额超过50亿元开展知名浙商联龙商活动,助推龙商企业纳入浙商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实现资源全方位对接。

3.做大做强产业链龙头企业。实施“链主型”企业培育工程,每年择优选取一批以上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制定“一企一策”培育计划,对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纳税亿元以上企业,加大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保障,省市县合力扶持培育一批龙头骨干、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以及“专精特新”企业。深化“凤凰行动”,制定企业上市梯度培育计划,开展区域股权市场创新试点,深化“上市优先”的服务机制,滚动筛选拟上市后备企业清单;针对拟挂牌上市企业,通过直通式、定制式举措实行“一事一议”政策支持,重点指导一批优质企业股改上市,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到2023年,力争实现3家企业上市。抓住军**合产业发展机遇,培育一批军**合行业龙头企业。

(二)聚焦数字赋能,助推生态工业提质升级

“数字龙游”为总载体,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数字化发展平台,引领制造业全方位转型,全面赋能提升生态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1.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以特种纸、绿色食品等智能制造试点为切入点,在全县范围内分行业实施“百企智能化”提质扩面行动,加大生态工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线、智能工段时段项目支持力度,打造新智造企业群体。积极开展一批突破性、带动性、示范性强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023年,建成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5家以上强化5G+”“互联网+”深度融合应用,以创建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为目标,构建1+N”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龙游县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及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相关试点示范项目,赋能全县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2.推动多跨应用场景建设。聚焦痛点难点堵点需求,坚持问需于民、问需于企,依托“龙游通”,深入实施一批受益面广、有特色、可推广的改革项目,全力打造具有龙游辨识度的多跨场景样板,推动数字化改革走深走实。实施“大脑+”计划,以公共数据、业务场景为重点,以公共财政为补充,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发适用于特定场景、具有较强市场价值的“产业大脑”“健康大脑”“教育大脑”等应用集成。重点推广“产业大脑一体化平台”新场景在龙游企业端应用覆盖,积极探索具有龙游特色、富有创新性、能够被省产业大脑集成的综合应用,鼓励特种纸等优势领域企业参与省级分行业产业大脑建设。到2023年,特种纸行业产业大脑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数字社会城市基本功能系统形成,经济社会事业领域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化,形成一批对全市全省有推广价值的多跨场景。

3.推广数字赋能新模式。实施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成立智能化改造服务联盟,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平台搭建、项目实施、案例展示等数字化制造、平台化服务解决方案,催生龙游生态工业“新制造”。夯实新智造服务支撑体系,加大省内外知名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引进力度,做好精准对接、优化服务,提高细分领域专业化服务能力,定期开展供应商能力评价。加快培育引进一批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制造商、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集成服务商落地龙游,不断提升本地智能改造服务支撑水平。支持开展跨境电商发展试点,推广“跨境电商+海外仓”供应模式,搭建“供应链数字化、物流可视化、仓配一体化”的一站式贸易产业链。

(三)聚焦低碳转型,建立绿色循环工业体系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在新能源应用上开源,推动传统产业用能上节流,大力推动工业节能降碳,加快构建绿色制造生态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基本形成以高效循环低碳发展为特征的生态工业体系。

1.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碳。加快推进工业领域能源消费革命。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大力推进电能替代,引导龙游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电代煤、电代油、电代气”,持续深挖工业领域替代潜力;实行“光伏倍增”计划,发展“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分布式光伏,加快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应用;稳步发展氢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快在氢能应用材料上有所突破。积极谋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探索小水电蓄能调峰潜力,以其为核心开展风、光、水(储)多能互补系统试点示范。加快推动重点行业低碳转型。推动建材、造纸、纺织、化纤等高碳行业率先达峰,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实施节能、环评审查,在能耗限额准入值、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基础上,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准入门槛,加快特种纸、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2.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施绿色制造示范工程。鼓励特种纸、绿色食品、新材料等产业领域技术实力强的、引领作用突出的龙头企业,对标国际同类行业领军企业水平,制定自身的碳排放达峰方案,树立行业标杆。引导和推动高端装备、新材料等行业新引进落地的产业化项目,按照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标准建造、改造和管理厂房,到2023年,培育1-2家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推进绿色园区建设,以省级小微企业园为重点,分类分批推进分布式光伏光热、绿色公共照明、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改造、园区循环化改造、立体绿化等绿色重点工程,整体提升园区能源资源效率和绿色化程度。推动绿色金融创新,推动构建绿色信贷体系,创新绿色信贷产品,积极发展绿色保险,建立促进绿色信贷投放的激励机制。

3.大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探索建立工业用能监测预警机制。以数字化改革为驱动,探索建设龙游县规上工业企业用能监测系统,为开展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双控”形势分析、实施节能监察、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制定节能标准等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建立以“单位产出效益”评价为基础、以差异化要素配置为导向的倒逼机制,分阶段推动亩均5万元以下低效企业全面出清。加快循环化园区建设。以龙游经济开发区为重点,着力推进特种纸、绿色食品、高端装备、高端家具等行业内部及行业之间的生态产业链建设,加快构建循环产业链,推进废弃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打造以企业内部小循环、园区产业中循环、园区与社会之间大循环三位一体的循环产业体系,推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大力发展集中环保供热。推动集中供热企业加快建设集发电、供热于一体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

(四)聚焦借智发展,强化跨区协同创新联动

深化“科技龙游”实施,围绕生态工业重要产业打造高能级协同创新平台,深化科技创新跨区协同机制,探索人才跨区共享机制,借智借力发展,向科技要效益。

1.打造高能级协同创新平台加快融入长三角协同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与浙江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等省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加快推进西安交大浙江研究院共建转移中心、浙师大-龙游轨道交通装备联合研发中心、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龙游分院建设,围绕新兴产业高端突破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需求,不断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在高速列车传动、轴承研究等优势领域争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提升现有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加快推进特种纸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高端家居智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服务平台建设。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平台,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提升双联动,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引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单项冠军。

2.深化科技创新跨区协同机制。健全完善科研成果跨区落地转化和转移承接机制。进一步加强与杭州、宁波等创新资源集聚地开展跨区科技合作,重点在钱塘新区打造“产业飞地”,聚焦智能汽车、智能装备等领域,做好碳基纸基新材料、精密数控和轨道交通装备两大重点产业的配套衔接,在产业链延伸方向或者上下游达成合作。力争2023年前,重点在临安打造“科创飞地”,在龙游经济开发区设立山海协作科研转化基地,飞出地、飞入地利益分享机制、合作“共建共享”管理机制等长效机制有所突破,“孵化研发在杭甬、产业转化在龙游”的跨区协同创新模式基本探索形成。加强与省内对口协作单位、衢州市合作,共同设立产业基金,推动科研成果优先在龙游县落地转化。探索与对口协作单位围绕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合作共建产业链协同创新中心,强化借智支撑发展。全面链接技术转移机构、投融资机构和各类创新主体,打造“成果+市场”“成果+产业”“成果+资本”的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3.探索建立人才跨区共享机制。抢抓区域一体化与全省支持26县跨越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机遇,加快探索与杭州、宁波等地建立人才共育、共享新机制,推动人才资源互认共享,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制定实施加快龙游生态工业发展需求的特殊人才政策,探索不完全绑定挂钩人才户籍、社保、档案等,确保人才享受人才政策“应享尽享”。加快完善支持龙游县入驻“浙江人才大厦”“浙江创新中心”的企业或龙游县企事业单位在“飞入地”分支机构的人才,参照“飞入地”相应人才标准,在落户、购房资格、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享受同城待遇政策机制。加快推进龙游县现有中职学校逐步扩大与省市高职院校联合培养五年制职教专业学生规模2023年,力争引进培育50名以上省级及以上领军人才。

(五)聚焦区域一体,打造特色开放合作平台

围绕产业新城定位,注重区域协同发力,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四区一镇一园”联创联动,全力打造生态工业高能级平台,全面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

1.打造生态工业高能级平台。以龙游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为契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开发区实质性整合全县产业区块,形成空间相对集中连片“一个平台”、管理运行独立权威“一个主体”、集中统筹协同高效“一套班子”,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政策、统一管理,提升平台发展能级和水平,全力打造国家级开发区。全力推进产城融合。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按照城市组团的发展定位,结合产业、人口分布,加快提升产业型未来社区功能。加快布局5G网络基站、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加快信息、技术、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为全县生态工业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2.建设专业特色产业园区。深化山海协作生态产业园建设,加快布局4平方公里的特色生态工业平台,推动生态工业平台提质升级。全面推进精密高端装备制造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着力打造美丽园区。加快推进龙游超精密制造小镇、机器人产业园、浙江省高速列车传动系统运行研究重点实验室等专业特色平台建设,加大进口替代产品研发孵化,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支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竹绿色循环产业园建设,构筑“全竹生态利用”产业链、价值链。按照“区外无企业、区内无规下、规下入小微园”的工作思路,加快推动富民小微企业园、遂金小微企业园、建州龙游智汇创谷、贝尔智能制造科创园等一批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到2023年,力争培育3家以上星级小微园、示范小微园。发挥省级国防科技工业重点联系县政策优势,以军民两用的智能制造技术运用为重点,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军转民”“民参军”,推动军**合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提升。

3.打造浙商要素回归、区域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商会乡贤作用,支持企业营销模式数字化转型,融入国内商品市场大循环。发挥高端人才优势,积极配合我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数字经济高地建设目标和重点产业链发展部署,积极谋划在省级高能级平台等产业发展平台布局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飞地”,整体嵌入并提升区域价值链、产业链分工体系。以特色生态产业平台为支撑,以浙西产业园、港区码头等项目为依托,强化龙游本地企业与外地科研平台、高等院校的合作交流,推动更多高端前沿产品在龙游实现市场化。加快完善生态工业物流体系,积极争创交通物流示范县。深化与杭州地区、宁波镇海区的多方位合作交流,由产业协作向科技、卫生、资源、乡村振兴等领域拓展,全方位融入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龙游县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及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面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试点推进办,负责贯彻领导小组的决定和部署,负责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试点的综合协调和研究,并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试点推进办负责牵头龙游县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试点方案编制,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督促任务措施落实。聘请省内有关专家学者组建智库,为龙游县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试点提供智力支持。

(二)强化政策扶持

全面清理、评估、优化已出台的涉企政策,健全完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人才引进、招商引资等支持生态工业发展政策体系。优化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和重点,重点支持智能化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等领域,强化科技、人才、金融等高端要素支撑,积极扶持引导企业创优创新创强。加大对小微、绿色等生态工业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适当提升县级支行信贷审批权限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容忍度。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引导企业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三)加强要素保障

强化用地用能开源节流,创新全域低效工业用地治理,严格项目准入门槛,强化“五未”低效工业用地分类处置,新批工业用地全面推行“标准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加强用地指标开源,对符合生态工业产业指导目录范围的重点产业项目,积极向省级部门争取优先纳入省重大产业项目库予以用地保障。加强供电基础设施保障,开展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深化“亩均论英雄+企业码”改革,叠加人才密度、创新强度指标,加快“退低进高”“退劣进优”,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平台、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强化能源“双控”管理,优先将新增和腾出的用能空间用于保障单位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制造业项目。

(四)注重宣传引导

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重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用,引导和支持海内外华侨、龙商参与共同富裕建设。建立健全统计信息报送、工作发布制度,以各乡镇(街道)为单位明确月度快报、季度通报、信息专刊等工作制度。发挥龙游各类新闻媒体宣传作用,深入宣传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宣传解读共同富裕领域重要政策举措,及时做好典型做法挖掘和报道,形成一批推进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试点的最佳实践案例,着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共同富裕试点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督查考评

坚持定量与定性、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科学设立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评价体系和指标体系。鼓励全县各地各单位利用数字化手段重点围绕生态工业领域打造一批共同富裕建设应用场景,深入开展擂台比赛,强化亮点展示和实绩比拼。将推动共同富裕有关内容要求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绩效考核、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和年度考核综合评价。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干部干事创业、改革突破争先。建立定期督查机制,创新完善督查方式,切实掌握工作进度和反馈整改情况。

 

附件:1.龙游县共同富裕试点突破性抓手清单

2.龙游县共同富裕试点重点改革任务清单

 

 

 

 

 

 

 

 

 

 

 

 


 

 

附件1

龙游县共同富裕试点突破性抓手清单

 

 

重点

领域

突破性抓手

年度目标

责任部门

产业

集群

培育

1

产业链领军企业培育计划

筛选一批重点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培育计划;实现上市公司“零突破”,到2023年实现力争实现3A股上市公司。

经信局、金融服务中心

2

产业链精准招商行动

全年实现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其中制造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超过75%;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6个,其中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个;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个;2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个。

发改局

招商投资促进中心

3

实施新兴产业税源“双倍增”行动

在高端装备、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领域,全年新引进和培育一批补链强链延链企业项目,新增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8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45亿元。

经信局

4

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

新增小微企业700家以上,其中八大万亿产业小微企业190家以上,新增上规企业18家。

经信局

科技

赋能

5

实施企业R&D经费和研发机构清零行动

今年确保R&D 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达2.4%,规上工业企业开展 R&D 活动占比达60%以上,全年新增企业研发机构25家以上。

科技局

6

重大科技攻关课题“揭榜挂帅”

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每年支持本县10个重大科技攻关课题“揭榜挂帅”项目。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市“揭榜挂帅”项目。

科技局

数字

赋能

7

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行动

成立智能化改造服务联盟;打造2个以上数字化改造示范项目;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诊断覆盖率超过75%,完成30家规上企业的数字化改造。

经信局

8

1+N”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应用

全县重点工业互联平台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经信局

金融

赋能

9

“引资引智”撬动社会资源

通过县产业基金直接投资、市县联动投资、及与头部基金、专业基金合作等模式,多维度撬动社会资本,支持本地以及招商企业项目4个以上。

汇龙公司

10

探索与金融机构合作创新专项担保产品

加强省市县协同、政银担合力的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创新专项担保产品,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确保市信保与县担保公司担保余额达到7亿元以上,代偿率控制在5%以内。

汇龙公司

绿色

低碳

转型

11

碳排放达峰行动

研究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全县碳达峰的重点行业、重点区块和关键措施,提出具体可行的碳达峰路线图、时间表。

发改局

12

实施绿色制造示范工程

择优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按照绿色园区建设标准,排摸全县重点园区、工业集聚区的用能设备更新改造、循环化改造情况,制定专项提升方案。

经信局

 

 

重点

领域

突破性抓手

年度目标

责任部门

借智

借力

发展

13

打造高能级协同创新平台

与省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共建5个大学成果转移中心,1个研究生培养基地等研发载体。

科技局

14

深化山海协作“科创飞地”建设

在杭州临安建设“科创飞地”;通过与第三方运营长期合作的方式建设飞地,获得省级科技孵化器名称认定。

招商投资促进中心

科技局

平台

要素

支撑

15

推动龙游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

开发区基础设施、生产性生活性功能配套建设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有所突破;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230亿元,浙西新明珠工业主平台作用凸显。

发改局

16

建设专业特色产业园区

研究确定4平方公里以上的特色生态工业平台选址范围,编制完成平台建设规划方案,明确平台空间布局、功能定位、产业发展;超精密制造小镇、机器人产业园等专业特色园区配套设施完善。

发改局

经信局

17

构建外联内畅交通物流网络设施

衢丽及杭金衢城际铁路、台州至金华至衢州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基本完成;甬金衢上高速等工程加快建设;港区二期、临港物流园区有实质性推进。

交通运输局

 

 

 

 

 

 

 

 

 

 

 

 

 

 

 

附件2

龙游县共同富裕试点重点改革任务清单

 

 

序号

试点名称

改革事项

改革内容

改革必要性

改革目标

1

衢州市龙游县:生态工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探索建立山区县生态工业借智借力协同创新发展机制

签订“消薄飞地”“产业飞地”共建协议。做强“科创飞地”平台,通过研发在杭甬、产业转化落地在龙游的方式,实现借智发展、借梯登高的新路径。探索制定飞出地、飞入地“利益分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机制。

聚焦破解山区县科技成果来源不足、转化缓慢问题,探索推进跨行政区域创新合作机制改革,为山区县更有效吸引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更全面融入区域合作发展提供经验。

新建2个以上山海协作“科创飞地”,6亿元以上项目转化落地5个以上,总投资额50亿元以上。

2

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改革

打通竹产业在林业、资规、财政、农业等线上行政瓶颈,打造生态、低碳、环保、产业区域竞争力强的现代竹产业示范县。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和林业流转机制改革,加快引导竹农竹林流转。推进“两山银行”改革试点和竹林碳汇交易。

打造山区经济发展引擎,夯实生态产业集聚、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基础,为林业富民、生态富民提供样本经验。

建成国家级现代竹产业示范园1个,培育国家竹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全县竹业综合产值达到40亿元。

 





信息来源: 县府办